7月24日消息,據Bloomberg報道,阿里巴巴周二首次宣布向美國商戶開放,允許他們通過其在線平臺向世界各地的買家兜售商品。
阿里巴巴表示,公司現在希望美國生產商也在其平臺上銷售產品,最終幫助他們開拓巨大的中國市場。水果和蔬菜批發商Robinson Fresh和辦公用品公司Office Depot將是首批加入阿里巴巴平臺的美國公司。
兩年前,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曾承諾,他將幫助美國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兩年后,阿里巴巴將向希望利用全球數萬億美元采購市場的美國賣家開放其批發平臺,此舉可能會為阿里巴巴在美國創造新的收入。
阿里巴巴北美B2B業務總裁約翰·卡普蘭(John Caplan)表示:“美國企業主越來越希望尋找國內生產商合作,而這個平臺將允許他們這樣做。”他預計美國農產品和消費品的需求將十分強勁。
卡普蘭還補充說,阿里巴巴將派遣員工向企業和當地商會推廣這項服務,并計劃在9月份舉辦推廣活動,以提高人們的意識。
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首席分析師吉莉安·瑞恩(Jillian Ryan)表示:“這個項目能否成功,將取決于阿里巴巴能否招募到大量成功的賣家。這最終將決定阿里巴巴能否在B2B大宗商品市場與亞馬遜展開正面交鋒。”
與知名度更高的消費者市場淘寶和天貓不同,阿里巴巴最初的設想是將外國公司與中國批發商(從手表、鞋子到原材料紡織品等)相匹配。阿里巴巴的經營口號是“全球貿易從這里開始”,該公司目前已連接了約15萬個賣家,其中大部分是中國賣家。
截至2017年,阿里巴巴在美國的注冊公司約為65萬家。這些美國企業以前只能通過阿里巴巴網站購買商品,而不能出售。這是阿里巴巴歷史最悠久的業務,但目前只占其總收入的一小部分,主要通過會員費、營銷和航運援助實現。
阿里巴巴的絕大部分收入仍來自國內,但近年來已采取措施進軍國際市場,阿里巴巴收購Lazada就是為了率先進軍東南亞。該公司還在調整其主要業務:今年6月,它首次在天貓上開設了英文門戶網站,以吸引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家向中國消費者銷售商品。
但與競爭對手京東一樣,阿里巴巴正試圖在所謂的跨境電子商務中占據更大份額,尤其是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富裕消費者從海外購買更多商品之際。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研究院(AliResearch)預計,到2020年,這個市場的規模將達到523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