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8年國家計委提出設立創業板的設想,到2009年創業板在深交所開市;再從2018年黃埔江畔宣告推出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到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十年又十年,從創業板首批上市的“28星宿”到科創板首批上市的“25群俠”,正是這些創新企業先鋒見證和正在見證中國資本市場不斷成熟嬗變的過程。
數據對對碰
科創板與創業板對比 楊曉波制圖
在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中,以醫藥業和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主。融資規模方面,累計融資155億元左右,其中,神州泰岳募資18.33億元,是首批創業板28家公司中融資最多。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25家首批企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開市??苿摪鍙奶岢龅介_市歷時259天,推進速度大大快于當年的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
圖片來源wind數據
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中,分布在機械、電子、計算機、醫藥、鋼鐵材料,其中機械和電子成為首批上市企業中最多的兩個行業。融資規模方面,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擬募資金額為310.89億元,實際募資總金額為370.18億元。其中,中國通號募集資金為105.3億元,為科創板25家首批上市企業中最多的。
首日數據有亮點
在市場人士看來,當前,中國產業升級正有條不紊地推進,科創板的來臨恰逢其時。這是中國經濟穩中有進、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是一次高瞻遠矚的擘畫。
科創板從上市標準、上市條件、交易條件等多方面都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在制度靈活性上要比創業板更具創新型和突破性。
當然,科創板首批企業上市后走勢如何,是投資者心理最大的懸念。
上市首日科創板與創業板對比 楊曉波制圖
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首日平均漲幅139.55%,最大漲幅為N安集400.15%,漲幅最小的N新光84.22%。彼時,創業板28家首批上市企業當天,平均漲幅106.23%,最大漲幅為N金亞209.73%,最小漲幅N南風75.84%。
由于沒有漲跌幅限制,科創板首批上市25家公司的走勢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科創板上市前,市場各方對資金分流、新股爆炒、估值過高等多方面都有疑慮,但隨著首批上市企業首個交易日的表現,市場的疑問逐一揭開面紗。
在科創板開板現場,不少首批掛牌企業公司高管對公司股價的走勢表現得很平靜。北京沃爾德金剛石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繼鋒告訴記者,股價的漲跌都是市場行為,對于公司而言,就是做好公司業務,積極回報股東。
交易規則差異
科創板與創業板交易機制相比,有哪些變化?
科創板與創業板交易制度比較 楊曉波制圖
從科創板與創業板的交易制度比較可以看出,創業板除上市首日增加停牌指標外,基本與主板相同。科創板在交易制度上有不少突破,同時借鑒了一些成熟市場交易制度的安排,這一創新是否會取得效果,需要交給時間來檢驗。不少市場人士表示看好,創新的交易制度將對過去在交易中發生的一些漏洞進行補缺,同時也將避免出現類似“烏龍指”現象。
在采訪中,多位一二級市場的投資人告訴記者,開始前市場有種種疑問,不過首個交易日符合市場預期,雖然有公司漲幅過大,與發行定價及流通盤大小都有關系。對于未來而言,科創板代表當前經濟發展轉型的方向和長期向好的投資機會,還具有多個方面制度的創新,所以值得期待。(楊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