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按摩“降度鏡”宣稱治近視,打著高科技旗號推銷治眼神器,眼鏡店開“瞎處方”違規兜售保健品……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兒童近視治療市場亂象叢生,近視“治愈系”騙局多,亟待加大整治力度。
一些商家把兒童近視當作生財之道,變著花樣來詐取錢財,這一頑疾近年來久治不愈。一到寒暑假期,新一輪近視治愈騙局便卷土重來。確實,要讓群眾自覺識別并遠離這些騙局,存在較大難度。沒有哪位家長愿意接受孩子近視不可逆轉的結局,即便心知肚明,也抱著一線希望,尋求借助一些手段控制或延緩近視發展,以至于相信眼鏡店的夸大宣傳。此外,沒有多少家長能夠準確分辨孩子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也就更加燃起了近視治愈的希望。也就是說,家長之所以容易上當,是因為他們對近視知識了解不夠,但即使他們具備了相應知識,也未必不會上當。
因此,僅靠科普和宣傳,難以減少這類欺詐現象。揭穿近視治愈騙局的最好方式是嚴懲,嚴懲所產生的案例,是最好的近視知識宣傳和普法教材。假如在公眾視線中,鮮有眼鏡店因此被查封或得到其他處罰,那整治效果和警示意義就會大打折扣。用真實的案例幫助公眾識別這類欺詐,要比宣傳單、普法宣傳欄管用得多。
也唯有嚴懲,才能讓眼鏡店感到威懾。誠如基層執法人員所言,即使涉嫌虛假宣傳、夸大宣傳和違規銷售,只要沒有造成消費者嚴重身體損傷等惡性后果,很多時候執法部門也只能一罰了之,這樣就難以形成足夠的震懾作用。只有每次嚴懲都能讓責任主體付出行騙無法抵償的代價,近視治療市場才有望盡快恢復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