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以《工地大面積未覆蓋防塵網、施工現場道路未硬化——電建•瀧悅華庭揚塵治理多項未達標》為題,報道了鄭州市經開區電建•瀧悅華庭項目工地揚塵問題。如今問題工地整改怎么樣了?更讓人不解的是,問題頻頻的該工地,在其官方微信號竟然高調自宣經開區建設局、防塵辦等多家單位觀摩學習一事。
【追蹤】
已下整改通知書 暫未罰款
7月1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實地走訪時發現,電建•瀧悅華庭項目一期地塊,在西側和北側的鋪設行道磚道路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防塵網覆蓋不到位,一陣風吹過,沙塵四起,且南側工程出口處,大面積的黃土裸露,稀疏的防塵網已經因為時間長未重新維護和覆蓋,變得支離破碎。此外,工地內僅有部分地方蓋了防塵網或土布網,不少地方仍黃土裸露。
詳情請點擊→工地現場嚴重違規,電建·瀧悅華庭揚塵治理何時才能達標?
“我們6月30號就下單了整改通知書,要求工地3日內整改到位。”經開區建設局控塵辦工作人員洪鄧說。據了解,根據整改通知書,該工地問題主要有3點:
1、是現場部分黃土裸露未覆蓋;
2、主干道存在積塵,清掃不及時;
3、現場部分防塵網微機室更換成土工布。
洪鄧介紹,整改通知書下發后,工地方3日通過手機發了整改后的圖片。
“正規的蓋章紙質版整改情況,過兩天會送過來,現在現場沒啥問題了。”洪鄧說。他介紹說,一般情況下,發現問題后會先下整改通知書,如果工地不整改或屢次違規,建設局會進行罰款,目前還沒對工地罰款。
【調查】
該工地屢次違規 半年內被罰款4次
根據公開資料,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登記注冊的國有獨資公司,涵蓋電力工程和水利工程、路橋、房屋等多板塊。那么—電建•瀧悅華庭項目是否盡到了央企的責任?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根據有關數據,從2018年12月4日至2019年6月10日,半年左右時間內,電建•瀧悅華庭項目先后4次因防塵問題被罰款,共罰款16萬元。涉及的問題非常多,包括:管控期間違規土方作業,渣土車清運土方,工地內道路泥濘積塵,黃土裸露未覆蓋,遠程監控不能正常使用,土方作業未濕法,非施工面覆蓋不完全,場內道路30米以上積塵嚴重,厚度達10mm以上,場內主要道路未硬化30米以上,易起塵物料未覆蓋,人工露天攪拌,黃土裸露超300平方米等等。
記者梳理發現,電建•瀧悅華庭項目違規問題是“屢罰屢犯”,比如黃土裸露、主要道路未硬化、積塵嚴重等問題屢次出現。
【質疑】
“屢罰屢犯”的工地為啥當典型來觀摩?
7月4日,“鄭州瀧悅華庭”微信號高調自宣:鄭州市經開區“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月”大型觀摩活動7月3日在電建地產鄭州·瀧悅華庭項目隆重舉行,鄭州市經開區建設局聯合潮河辦事處、控塵辦及消防大隊主辦,電建地產鄭州·瀧悅華庭項目承辦,經開區多家在建項目施工單位150余人參與活動。
自宣里還提到,經開區建設局副局長宋建偉等進行了火災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動員,宋建偉對瀧悅華庭項目現場的文明施工、安全管理給予了較高評價和肯定。鄭州·瀧悅華庭自稱:“自項目開發之日起,積極與區建設局、控塵辦、安監站等部門溝通,第一時間了解明確政府關于安全環保的要求,嚴格做到8個100%要求,打造綠色環保工地。”
根據《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制度》有關內容,工地清運渣土垃圾及流體物品,要采取遮蓋防漏措施,運送途中不得遺撒;而且要求應該采取適當的圍護和遮擋措施,并保持外觀整潔,砂漿和攪拌機四周掛密目網防塵,減少揚塵。而該工地曾露天攪拌、黃土裸露,而且工地外尚有遺撒的黃土。如此問題重重的工地,是怎樣被推舉為典型,建設局、防塵辦等主管部門以及多家在建項目施工單位集體觀摩學習的?
“根據前期的工作安排,我們這次觀摩只是學習借鑒工地的火災事故應急預案演練,鄭州·瀧悅華庭公眾號發布‘做到8個100%’,直接提我們副局長跨工地的做法,純粹是個人行為,單方面行為,我們此前不知道。”經開區建設局安全監督站工作人員校偉杰說。他也認為,該工地多次違規被罰款,更是在媒體曝光工地違規之際,點名道姓建設局副局長宋建偉肯定的做法,像是“綁架了我們”。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