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現“逆周期調節”。
據《中國企業家》消息,華大基因控股股東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亦在進行大瘦身,包括裁員、資產剝離等。主要涉及華大顏值板塊7名員工的裁員情況以及華大農業與華大海洋方面的剝離情況。
根據其報道一位剛離職的華大控股中層林湘(化名)透露,自今年春節以來,華大控股就開始了較大規模的裁員。“華大很多部門有裁員的情況,根據重新設定的編制人數,多出的人會被裁掉。有的部門此前招的人比重新訂的編制多出一兩倍,所以裁員特別多。”林湘稱,她所在的部門,被裁員1/3。同時,由于大健康業務在整個華大系的地位急速削弱,顏值團隊全部成員都從華大系剝離出去了。
對此,華大控股執行副總裁朱巖梅5月13日下午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采訪時回應道:“顏值團隊只有7人,并非集團大規模裁員,系公司在今年年初進行一定的業務板塊聚焦調整。”
朱巖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華大集團在過去的一年當中,經歷了一些一系列風波,包括整體宏觀環境的下行周期,以及上市公司層面的股價波動,集團意識到需要更加聚焦主營業務的重要性。過去一年因王石主席的加入,集團也將做出更多商業化的嘗試。過去的經歷是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成長之痛,必須要交的學費,未來將在此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繼續聚焦于上市公司華大基因和剛完成超2億美元募資的華大智造板塊。”
據了解顏值項目隸屬于華大健康公司,成立于2018年4月,陸續推出了醫學護膚品套裝、膚質抗衰老基因檢測產品、皮膚健康保險等。2018年10月,其線下的顏質體驗店開張運營,在98天內的銷售額超過70萬元。
“考慮到盈利因素和商業化進程,公司對相關板塊做出了一系列的優化和調整聚焦。未來健康方面,將持續聚焦于與主營業務最緊密的微生物、益生菌、以及與讀、寫、存最相關的業務,如相關體檢業務等。優化掉顏值板塊,是出于顏值方面離市場化尚遠。關閉此類孵化板塊,目的是更加聚焦和減少對外合作的風險。”朱巖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
針對離職人員安置問題,華大方面回應稱,相關板塊的核心專業人員將優先吸納到其他的核心業務當中,包括股份公司,華大智造等。非核心業務人員的離職系進行正常人員調整,已依法依規進行離職補貼補償,且涉及人員有限。
早在2018年下半年,就有消息稱,華大控股擬把旗下華大農業出售給房地產商碧桂園集團。同時,華大農業董事長梅永紅或將跳槽碧桂園。2018年8月8日,碧桂園下發由集團總裁莫斌簽發的人事任命文件顯示,梅永紅兼任華大農業董事長與碧桂園農業總裁。
另一方面,2018年10月,香港上市公司義合控股(01662.HK)發布公告,附屬義合環球有限公司擬向華大控股收購深圳華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70%股權,收購事項的總對價為人民幣8500萬元。2019年3月5日,義合控股的公告表明,這一交易已完成。
資料顯示,華大海洋已在多個領域發展業務,包括水生基因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水產物種的分子育種、生態及工業培育、新品種及技術的推廣、水產品精深加工、進出口貿易等。2018年前9個月,華大海洋除稅后溢利凈額為1776萬元。
對此,朱巖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未來公司核心業務將持續聚焦上市公司華大基因和華大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