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省、市重點工程和河南省的一號民生工程,河南省科技館新館的建設進度備受社會公眾關注。今日,記者從施工方了解到,河南省科技館新館項目正在緊張組織施工,預計明年5月份有望建成投用。
記者在鄭開大道北側,象湖西側的一處項目工地上看到,在施工機械的配合下,巨大的基坑里,數百名工人正在做防水、支模、綁扎鋼筋等施工。未來,這里將矗立起河南省科技館新館的主場館。
中建三局河南省科技館新館項目黨支部副書記彭建勇介紹:“我們現在進行的是地下室結構施工,這邊地下室分4個區,D區大概在5月15號能出地下室正負零,然后其他的區最遲大概在6月10號,能夠全部地下室封頂。現在為了保證地下室機構封頂的工期,我們采用‘時間用凈 空間占滿’這個原則,每天是白天加黑夜不間斷地24小時組織施工,目前投入一線工人大概700人。”
科技館新館的設計靈感源自中原文化和古代科技文明。登封圭表以及墨子小孔成像等古代科技和中原文化瑰寶有機融入到建筑方案設計中。新館建筑形態宛如黃河與洛河自然交匯形成的天然造型,彰顯出源遠流長的河洛文化。三個方向的延展走勢,如同螺旋槳,寓意著河南騰飛、中原崛起。
據了解,該項目規劃用地約為8.96萬平方米,新館總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其中主體面積約10.5萬平方米,配合項目整體建設的圭表塔高100米。該項目是國內在建的最大的科技館,包括展廳、影院、中庭等。作為全省一號民生工程,它彌補了我省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大短板,建成之后將成為中部地區重要的科學傳播中心,公眾科學素質提升的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學興趣創新實踐基地等,同時還將成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
建成效果圖
“我們從2019年1月1號正式開工以來,基本上都是跑步進場。”彭建勇表示,這個項目自進場以來,施工工期緊,施工難度大,是河南省政府有史以來,財政全額投資最大的一個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2020年5月計劃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