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英文怎么翻譯、地鐵英文站名是否規范、胡辣湯英文叫什么……”5月8日,河南正式啟動公共領域外語標識規范建設,此舉旨在解決公共領域“蹩腳”外語層出不窮等問題。
8日上午,河南省公共服務領域外語標識規范建設啟動儀式在洛陽舉行。河南省委外事辦發布了《河南省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參考(試行)》(以下簡稱《參考》),河南省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在線查詢系統也同步上線。
前者《參考》旨在為該省各行各業規范統一英文譯寫標準提供參考;后者意在為更多應用者提供搜索查詢服務。
隨著中外交流日益頻繁,生活中的外語標識越來越多。根據調查,由于缺乏統一標準,近年來河南各地公共服務領域外語標識普遍存在拼寫和格式錯誤、語法錯誤、錯譯、硬譯和不符合外語表達習慣及國際慣例等問題。
映象網記者了解到,2018年上半年河南啟動了“翻譯河南”工程。
河南省委外事辦主任付靜介紹說,此舉旨在通過語言橋梁,一方面將代表性的河南文化符號推向世界,另一方面通過規范全省公共服務領域外語標識,為河南樹立良好的對外形象。
2018年下半年,作為“翻譯河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南省委外事辦聯合多單位編制了《參考》,并邀請專家評審把關。如對河南燴面、二七路、偃師二里頭遺址等詞都給出了規范的譯法參考。
中國翻譯協會秘書長、中國翻譯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剛毅認為,公共領域外語標識規范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協同推進。(記者 阮海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