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博物館新館鋼結構完工。記者 蘇瑜 通訊員 李永江 圖
記者昨日獲悉,由中建三局承建的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博物館——鄭州博物館新館項目鋼結構工程剛剛完工,標志著總建筑面積約14.7萬平方米的全國單體最大博物館施工迎來又一標志性節點。
鄭州博物館新館位于鄭州市民文化服務中心中軸線上,建設外形秉承“中華之中、黃帝之冠”的設計理念,以弘揚中原黃帝文化為切入點,凝練鄭州地域特色,將象征黃帝文明的“冕冠”作為設計原型,同時引借聚寶盆的形象寓意,提煉出剛勁有力的曲線動勢,生成建筑主體形象,彰顯了中原大地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
作為該建筑亮點的“冕冠”造型面積達2萬平方米,包含鋼板墻、型鋼柱、圓管柱、鋼管柱及鋼梁等眾多組合鋼結構,總用鋼量達12000多噸,位居全國博物館類建筑之首。
另據鄭州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鄭州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館,目前有文物52468件,其中一級文物79件、二級文物238件,大名鼎鼎的青釉瓷尊、商代前期青銅方鼎、春秋青銅編鐘、九鼎八簋九鬲兩壺等,都可謂鄭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此前,由于展廳面積或其他條件因素,還有大量文物“隱居”庫房。2019年新館投入使用后,依托7萬多平方米的地面建筑面積,功能更加完善、設施更加先進的新館將讓大量“隱居”的文物和公眾“親密”接觸。(記者 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