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如果你是中移動的用戶,想轉成中國聯通的用戶,你的號碼是不可以攜帶的,必須從聯通重新選擇一個號碼。反之亦是如此。選擇一個號碼就意味著選擇一家運營商的服務,不能更改。轉網就意味著必須換號。如今這一現象將得到徹底改變。
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在“在全國范圍內實行“攜號轉網”。工信部部長苗圩隨后表示,“年底之前,實現所有手機用戶自由攜號轉網。你對一家公司不滿意了,帶著你的號選擇另外一家為你提供服務。”三大電信運營商也已表態,將積極落實。
這意味著,到今年底,中國將實現所有手機用戶的自由“攜號轉網”:只要你不屬于套餐未到期或欠費等特殊情況,你可以攜帶你的舊號碼選擇你喜歡的任何一家運營商入網。
曾開展兩批試點
攜號轉網,顧名思義就是攜帶你的號碼轉往別的網絡,換運營商服務不換號。中國攜號轉網最早開始于2010年11月,當時是天津、海南兩地被選為攜號轉網試點。2014年9月,江西、湖北、云南三省作為第二批也開始實施攜號轉網試點。
但兩地試點攜號轉網沒有想象中那么熱烈,一方面很多用戶都是套餐鎖定,無法達到“自由身”;另外運營商也為留住用戶采取了一系列挽留措施。
中國信通院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累計攜號轉網用戶167萬人次,其中2018年新增63萬人次,同比增長62%。
2018年12月1日,攜號轉網試點城市推出新受理流程,相比老流程,新流程下,用戶可短信先查詢資質,辦理完攜轉業務后1個小時內即可攜轉到新的運營商,縮短了轉網生效時間。
技術難題解決 轉網時機成熟
其實在很多國家運營商都是可以自由“攜號轉網”,但中國為何到現在才推出?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主要是全國范圍內攜號轉網的技術問題解決了,加上用戶有需求,因此推出的時機成熟了。“工信部委托中國信通院建設的碼號管理平臺,解決了以往攜號轉網的技術問題,優化了轉網流程,這為在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做好了準備。”
之前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攜號轉網需要花費很高的建設與維護成本,因為每個省的每家運營商都要進行用戶管理系統、計費系統的改造,成本很高。
2018年3月份,時任工信部副部長、現任發改委副主任羅文公開表示,攜號轉網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容易,那么簡單,試點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牽涉到運營商之間的結算,還有技術感受方面的問題。
“滿足消費者這個需求”
在手機號碼資源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身份識別時,更換一個號碼并非易事,它關系到銀行賬號、移動支付乃至社交網絡等等諸多認證信息的修改。但人們在很多時候確實有轉網的需求,比如有些運營商的網絡質量更優,或有更優惠的套餐等等因素,讓消費者非常想轉網。
苗圩說,“滿足消費者這個需求。”
付亮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攜號轉網全國實施后,將推動運營商不合理資費的調整。通過攜號轉網,用戶有了更多的選擇權,有利于推動運營商降低在用套餐的資費,提升已有用戶的服務體驗。
有些用戶還無法轉網
全國范圍內自由攜號轉網針對所有手機用戶,但即便如此,如果你的套餐還未到期、欠費、或特殊號碼等等特殊情況是無法攜號轉網的。
對用戶來說,如果你有攜號轉網需求,可以發個短信查詢一下資質是否符合,若符合條件就可以辦理;不符合條件則暫時無法辦理。
比如,很多人手機是“靚號”,這種在攜號轉網時運營商未必愿意放行,又或者你現在套餐享受了運營商一定的優惠補貼,在未到期前運營商也不會放行;此外,據悉,188/157號段、虛擬運營商號段等都不可辦理攜號轉網業務。
中新社報道稱,購買的是合約機、辦理的合約套餐未到期、家庭套餐用戶、和寬帶綁定的號碼、校園卡用戶、未解綁VOLTE服務的用戶等均不可辦理攜號轉網。
轉網用戶應該有限
在不能攜號轉網的情況下,中國消費者如果想使用另外一家運營商的套餐,往往會辦理一個新號碼,這導致很多人有好幾個手機,好幾個號碼。
那么全面放開攜號轉網后,將會出現什么局面?是否會出現大量的用戶流動?
付亮表示,即便攜號轉網全面放開后,用戶流動也不會特別大,運營商為了留存住用戶,可能會推出一系列優惠措施。
眾所周知,目前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用戶最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底,中國移動用戶數為9.27億戶,中國電信用戶數3.07億戶,中國聯通為3.18億戶。
有人觀點認為,中移動的資費略貴,攜號轉網放開后可能有些用戶流往中國聯通或中國電信。也有觀點認為,中移動的4G網絡質量好,可能會吸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用戶前往。
付亮認為,即便攜號轉網,這種情況很難出現,各家運營商都會針對性的出臺措施,留住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