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日,映象網發表了《新密市來集鎮為何成為工業廢料和工業垃圾傾倒的重災區》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到底這些工業廢料和工業垃圾從何而來?又是什么人在組織偷倒?新密市來集鎮為何成為工業廢料和工業垃圾傾倒的“重災區”?帶著這些疑問,映象網記者經過多日深入暗訪調查,終于將非法偷排、運輸、傾倒工業廢料和工業垃圾的利益鏈真相浮出水面。
新密市來集鎮一傾倒點附近等待傾倒工業垃圾的大貨車
映象網記者歷時10余晝夜的深入調查,終于摸清在新密市來集鎮非法傾倒工業廢料和工業垃圾的利益鏈。
大隗鎮某道路兩邊停滿了等待運輸工業垃圾的大貨車
2018年12月27日晚上 ,映象網記者跟隨運輸工業垃圾車輛在新密市大隗鎮第一初級中學對面發現工業廢料和垃圾源頭之一,新密市華強紙業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場。據知情人透露,當天晚上他們正要偷運污泥,深夜的鄉村道路已經是人煙稀少,此時陸陸續續的大貨車接踵而至,華強紙業污水處理場門口幾輛放哨車輛不停地來回巡邏,只要有陌生車輛和行人路過,他們就會很警惕的緊盯著和跟蹤拍照,直到陌生車輛和行人離開,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映象網記者把暗訪車輛停放在華強紙業污水處理場對面的綠化帶一側,在車內暗中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
當晚8時許,多輛大貨車在放哨車輛引領下陸續進入華強紙業污水處理場,道路兩邊也聚集了多輛大貨車等待進入污水處理場裝載工業廢料和垃圾。
2018年12月27日深夜,記者跟蹤運輸工業垃圾的大貨車
當晚10時許,突然有陌生人員靠近記者采訪車輛,敲擊車窗警惕地問道“你們是干什么的”。記者不予理睬后,該人員迅速跑到放哨車輛前告知放哨人員。隨后,幾名放哨人員陸續來到記者車旁,把記者暗訪車輛團團圍住并用手機拍照,聚集在路邊等待裝載工業垃圾的大貨車迅疾逃離。記者發現已經暴露身份,隨即啟動車輛緊緊跟隨其中幾輛大貨車離開,放哨車輛緊緊跟蹤記者車輛,在跟蹤一段距離后,記者車輛調頭佯裝返回鄭州市區,在連續轉彎行駛十余公里后,記者發現已經甩掉放哨車輛,再次掉頭返回華強紙業污水處理場附近進行暗中盯守。
當晚11時許,記者發現幾輛蓋著篷布的大貨車從華強紙業污水處理場內駛出,遠遠跟蹤他們來到新密市來集鎮趙坡村新農村社區北側一拆遷工地,在一條鄉間小道上,最后一輛大貨車卸下半車污泥和垃圾,擋住記者車輛無法繼續行駛,隨后,消失在夜色中。
運輸工業垃圾的車輛卸下半車污泥,阻擋記者車輛繼續跟蹤
據知情人透露,當天晚上記者暴露身份后,大部分車輛都是蓋著篷布偽裝成裝滿垃圾四散逃離,以吸引記者注意力,同時,幾輛放哨車輛也在附近道路不停地來回行駛,尋找記者暗訪車輛。
2019年1月1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新密市來集鎮來集村,在核實3處工業垃圾傾倒點時,發現兩輛大貨車正在一處傾倒點傾倒工業垃圾,隨后記者一路跟隨垃圾車輛,發現它們駛入大隗鎮鄭州華豐工貿實業有限公司院內。
新密市來集鎮來集村一垃圾傾倒點,兩輛貨車正在傾倒工業垃圾
經過映象網記者歷時10余天的深入調查,新密市來集鎮和大隗鎮非法傾倒工業垃圾利益鏈終于浮出水面。據知情人透露,這是一起有計劃、有組織的非法傾倒事件,組織者張某每車收取新密市大隗鎮造紙廠約1500元錢,然后雇用豫AZ71**、豫AZ21**等多輛大貨車以每車約400元價格運輸至新密市來集鎮,來集鎮以呂某為首的幾名人員每車收取約600價格負責選址和傾倒,其中豫A00L**白色起亞、豫A156**銀色大眾和豫AT0X**白色日產等車輛負責放哨。記者調查發現的幾處垃圾傾倒點工業垃圾全部來自大隗鎮部分造紙廠,其中有進化村鄭州康華紙業、鐵匠溝村鄭州華豐工貿紙業、大隗村華強污水處理場等企業。
運載工業垃圾的大貨車駛入大隗鎮華豐工貿紙業
1月4日下午,映象網記者將所掌握的調查情況反映給當地環保執法部門時,多次致電新密市環保局大隗鎮環保中隊楊隊長,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隨后,記者又致電新密市大隗鎮黨委書記楊書記,說明情況后,楊書記回復說讓大隗鎮環保執法中隊負責人給記者聯系,截止當天下午6時許記者離開大隗鎮,也未接到該負責人電話。無奈之下,記者又致電新密市環保局周局長,周局長稱“我們正在處理,處理了之后再接受采訪,處理完了啥結果啥情況可以邀請記者去看”。
眾所周知危險廢物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蝕性、化學反應性或傳染性,會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兩高”司法解釋第一條第二款: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三噸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罪”。
截止發稿前,映象網記者仍未接到新密市相關部門對于此事處理結果的回復,對此,映象網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