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民族文化,推進精準扶貧,12月22日,中國太行第三屆紅薯粉條文化節暨裴寨新村喬遷10周年慶典在河南省輝縣市裴寨社區廣場舉行。
河南省新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瑞霞,河南省新鄉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田發銀,河南省新鄉市工商局副局長王志海,輝縣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星吉,輝縣市政協主席王穎,輝縣市委常委、新鄉南太行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建,輝縣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姚向英,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青聯常委、河南省輝縣市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裴春亮,及紅薯種植戶、生產加工企業代表、客商代表等數千人出席開幕式。
今日的裴寨,濃郁的喜悅洋溢在家家戶戶、角角落落,裴寨父老鄉親為慶祝喬遷十周年,張燈結彩,敲鑼打鼓,還編排了系列精彩節目,以此慶祝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活動上,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紅薯粉條手工技藝成為一大亮點。白色的紅薯粉芡導入大缸內,加上熱水調制,經過三四個大漢反復揉搓,直到紅薯粉芡均勻吸收水分,形成無疙瘩、不粘手、能拉絲的光滑柔軟面團。漏粉師傅將揉好的面團放進特制的漏勺內,一根根銀線便直墜熱氣騰騰的大鍋......精湛的手工技藝讓不少參觀者贊不絕口。
傳統工藝制造保證了裴寨紅薯粉條純正的口感和品質
最后一步是晾曬,一排排已經成型的紅薯粉條晾在竹竿兒架上
裴寨還推出了紅薯粉條深加工產品 自己家的酸辣粉吃著就是香
河南省新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瑞霞在致辭中表示,裴寨社區是美麗鄉村、富裕鄉村的典型代表,更是裴春亮書記服務人民、奉獻祖國志愿精神的培育沃土。近年來,裴春亮同志始終不忘鄉親鄉情,致富思源,奮發向上,開拓進取,奉獻社會,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富而思進,一心為民,是新鄉市農村基層干部的代表,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充分展現了牧野兒女艱苦創業、無私奉獻、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的精神風采。
李瑞霞還介紹說,牧野大地是中華農耕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千百年來,農耕文化在這里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勤勞奮進的牧野人民立足自身實際,結合土壤特性,選準紅薯種植及加工粉條這一特色產業,引導合作社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打造品牌,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紅薯產業”,走出了一條農業產業化之路,為農民朋友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河南省輝縣市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裴春亮表示,十年來,裴寨人守望相助,不讓一個人掉隊;砥礪奮進,家家過上了幸福生活。裴寨村的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以及鄉親們起早貪黑、戰天斗地的辛勤付出,裴寨今天的成就是大家共同奮斗的結果。為全面升級改造裴寨村文化、綠化、美化等方面軟硬環境,裴春亮決定,再次為村里捐資1000萬元,進一步發展工商業、綠色高效農業和紅色旅游,把裴寨社區打造成為豫北太行特色小鎮,讓大家的生活環境更優美、生活條件更優越、掙錢的門路更寬廣。裴寨村將以此屆文化節為契機,把鄉親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帶領村民“聽黨話、跟黨走、同創業、共致富”,把“裴寨村”這塊金字招牌打造的更加靚麗。
緊跟時代潮流,裴寨新村還搞起了跨境電商
特色農產品自產自銷,裴寨人在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堅定向前
活動儀式上,裴寨村表彰了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模范人物,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為進一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力量。同時,為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張村鄉尚品種植專業合作社與相關客商舉行了簽約儀式。
據了解,在河南省輝縣市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裴春亮的帶領下,裴寨村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抓治理優環境、抓整治靚村容、抓綠化強生態、抓榜樣樹標桿,昔日土薄石厚、十年九旱、靠天吃飯的裴寨村悄然蛻變,成為了“村莊美、村民富、村風好”全國聞名美麗鄉村。裴寨村先后獲得“省級衛生社區”、“河南省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示范區”、“河南省文明村鎮”、“全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全國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家家住進兩層小樓,如今的裴寨新村讓城里人都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