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孟凡耀擔任總制片、陶陶擔任編劇、導演邵警輝執導的現實題材大戲《那座城這家人》在北京舉行開播發布會,童蕾、馬元、李建義等主創齊聚亮相,分享臺前幕后的溫暖真情,在劇中挑大梁詮釋堅強女性的童蕾,坦言楊艾這個角色是在唐山大地震的背景下,將兩個家庭、三代人心連心的關鍵“紐帶”,她的一生追求平凡的幸福卻又不平凡得付出與擔當,是個值得尊敬又憐愛的女性,現在回想起當初拍攝的點滴,還會情不自禁落淚。
據悉,該劇也將作為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獻禮劇于12月2日開始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暖心播出。
致敬英雄城 被真情實景打動
談及出演這部作品的初衷,童蕾表示除了非常喜歡楊艾這個角色,更被唐山大地震這個題材以及這座英雄城背后的故事所吸引,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那個年代,但幕后團隊的精心布景,真實還原了當時地震的場景以及改革開放的時代變遷,讓演員們走進那座城,就完全融入那個氛圍,去更好得理解角色,這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
童蕾談“完美女人”:心疼屢次落淚
發布會上,有人說童蕾扮演的楊艾是個讓人覺得各方面都很完美的女人,不僅將兩個家庭、三代人溫暖得連接起來,還是個稱職得妻子、兒媳、母親,一生為了他人的幸福,寧愿奉獻自己。但童蕾卻覺得,楊艾是遭受地震傷害心里有些扭曲的“非正常人”,在那個特殊時期,為了生存下去她不得不進行人生抉擇,而通過給與他人幸福來達到內心得滿足,這種病態式得人生觀感情觀是只有深入到那個時代才能深切體會的,所以聊起對這個角色的理解,童蕾坦言,“想起當初看劇本拍攝的時候,經常會心疼她心疼到流眼淚,楊艾的一生作為女人太過坎坷辛酸,但她是這家人的主心骨,沒有她也不可能將這兩家人三代人完整得融合在一起,所以她又是滿足幸福的。”
為角色四十年跨度做足功課 后期表演難度最大
《那座城這家人》以唐山大地震為故事背景,跨度四十余年,完整呈現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歷程。而童蕾也是首次挑戰從二十歲到六十歲的大跨度角色,為了能更好得貼近角色,尤其是后期老年時期,童蕾表示,自己第一次做倒膜貼皮,當時正是酷熱夏季,很煎熬辛苦,但難度更大得是不僅要以老年造型出演,還有很長一段戲是身患重病得內心掙扎和情感表達,很有挑戰性。
不過談及拍攝這部作品最大的收獲,童蕾表示,雖然拍攝四個月一百多天的過程很艱苦,但這個團隊的凝聚力卻很溫暖,就像一家人一樣,沒事也會聚在一起聊天開玩笑。也希望觀眾能在這個寒冬感受這份溫暖的真情,感受幕后團隊為還原史實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