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11月6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一帶一路”生態農業與食品安全論壇上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將通過改革創新把“四個最嚴”要求落到實處,借鑒國際經驗、健全最嚴謹的標準,創新監管方式、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完善基礎制度、實行最嚴厲的處罰,落實監管責任,堅持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由此,筆者想到,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打好“保胃戰”,我們應該在一些制度上進行改革和創新,比如,建立巨額賠償制度。
事實上,就建立巨額賠償制度一事,在今年9月12日召開的市場監管總局全體干部大會上,張茅就已經提過:要強化創新意識,不僅要加大市場監管力度,還要在長效機制和基礎制度上下功夫,要研究建立違法懲罰機制、巨額賠償制度、內部舉報人獎勵制度、風險分擔的社會保險機制,為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奠定制度性基礎。
民以食為天。筆者認為,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打好“保胃戰”,一方面需要從源頭上把好關,這就要求食品生產企業嚴格做好準入工作,把好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關;另一方面,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雖然監管部門長期以來為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實是,食品安全問題總是時不時地出現。那么,對于這些問題,該怎么辦?筆者認為,其中一個舉措,就是對施害者采取懲罰性巨額賠償制度,讓他們付出應有的代價。同時,也倒逼企業用心提高產品質量,尊重消費者、敬畏市場與法律。
食品安全是全社會關注度最高的民生問題,也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食品的特殊性質決定了食品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性。推動食品企業做好自身的社會責任,保障食品安全是社會的期盼,也是食品企業應該擔當的最基本的責任。
在這里,筆者也喊話相關的上市公司:在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方面,你們更應該起到帶頭作用,責無旁貸地擔負起構筑社會誠信、引導行業守法自律、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任,為行業、為社會樹立標桿。
最后,筆者想說的是,對任何一家公司而言,核心發展還是要牢牢把住產品的質量安全,有叫得響、立得住的產品,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爭到自己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