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增產中國行領隊李建強(左)向河北邯鄲邱縣陳村鄉馬東升農資總經理馬東升頒授“千家大零售”牌匾
“我經營農資店幾十年,和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結下的是10多年的老交情,正是依靠豫之星生產的質量過硬的產品,我的農資店才紅紅火火開到今天!”
在“綠色增產中國行”活動中,河北邯鄲農資店老板馬東升講起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來,言語中浸透著不一樣的感情。
佳約2號增產藥與河北邯鄲邱縣陳村鄉馬東升農資結為“千家大零售戰略合作伙伴”
10月4日晚,由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金牌增產藥佳約2號,聯合東方今報、中華網河南“綠色增產中國行”活動的第站——走進中國河北邯鄲邱縣陳村鄉馬東升農資。
綠色增產中國行領隊李建強、馬東升農資總經理馬東升、佳約2號用戶劉重新
邱縣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鄲市東北部,建縣兩千余年,破釜沉舟歷史典故發生地。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之一;小麥、玉米、豆類、花生等農作物種植面積30萬畝以上。陳村鄉位于邱縣西南部。
當天趕到河北邯鄲邱縣陳村鄉馬東升農資店時,天色已完全暗下來。
農資店隱身于一個村內很深的巷道里,幾個拐彎處的居民住宅外墻上,可見有用黑色墨跡寫的“馬東升農資”指示文字。
進到院內,馬東升夫婦已等候家中多時,他們正在這處老宅前方為兒子動土興建一處新樓。
“雖然孩子不一定在家常住,但也不能讓他成家后住老房。這是我們當老人的唯一能做的了!”已花白頭發的馬東升,話語里溢滿慈祥父愛,臉上的笑容在燈光下愈發樸實而敦厚。
河北邯鄲佳約2號種植戶劉重新接受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采訪
提起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馬東升的話就止不住,他說,10年前,他經營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產的殺滅棉鈴蟲的藥(“金品越強”前身),在當地效果特別好。
“很多殺蟲藥都治不住的棉鈴蟲,豫之星的藥打兩遍就有效”,那年棉花種植戶為了買豫之星的殺蟲藥,“隊伍一直排出村外,足有3里多地長。等藥一拉進院子,用戶‘呼啦’瘋搶著成箱成箱地搶著買走了”。
也因此,馬東升農資一直經營豫之星公司的藥品10多年沒改變過。
“就是彼此信任,我們不僅是生意好伙伴,更結交成了好朋友!哈哈!”馬東升笑答。
種植戶劉重新說,豫之星產的帝格2號被蔬菜用戶贊為“長生不老藥”
“我家30畝大蔥都打的佳約2號增產藥。打兩遍后,大蔥不生病,沒黃葉,蔥葉明顯綠得發亮,蔥白增長,每畝增產1/4。”劉重新,是當地有名的蔬菜種植大戶,同時也是佳約2號的老用戶,他說,若按每畝地產大蔥9000斤計算,今年蔥價每斤七八毛,則僅增產部分就可多掙近六萬元。
劉重新還透露說,他在馬東升農資店購買的豫之星出產的帝格2號,用在黃瓜上,能比沒打藥的多收好些茬兒,“這兒打帝格2號的用戶很多,大家都稱它為‘長生不老藥’!哈哈!”
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建介紹,“綠色增產中國行”活動,旨在深入貫徹國家精準扶貧戰略的基礎上,積極倡導呼吁綠色農業、綠色增產之理念。邀請媒體團一起,追隨豫之星出品的金牌增產藥,從東北三省的黑土地,到彩云之南的紅土地,從黃河下游的齊魯大地,到中國西部的黃土高原。走進千家大零售商家,踏訪每一寸金帝博增產藥試驗田,來親身體悟一瓶增產藥的增產“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