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1日,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圖為大會展覽現場。明年起該汽車大會將永久落戶順義。本版供圖/順義區委宣傳部
一個新的汽車時代呼之欲出。
10月18日至21日,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京舉行。這是全球規模最大、中國首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會議。大會由北京市政府與工信部聯合主辦,今年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明年起將永久落戶順義。
在大會閉幕式上,順義區正式發布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生態示范區發展規劃,在100平方公里范圍內打造“人-車-路-云-網-城市”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
盛會
智能網聯開啟汽車新時代
過去的幾天,國家會議中心東側的道路被封閉起來,供自動駕駛車輛演示和參展觀眾體驗。
這8輛車分別來自百度、騰訊、北汽新能源、戴姆勒、小馬智行、上海蔚來等公司,均取得了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資格。
國家會議中心一層,還展示著包括外賣無人配送車、新能源概念車在內的120多款新能源汽車。參觀者有的駐足圍觀,有的則坐進去體驗了一把。
這是一次新能源車、自動駕駛汽車的盛會。
“一個新的汽車時代呼之欲出。”在10月18日的開幕式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說,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已經成為各國共識,據預測,至2020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可達1000億元以上。
工信部等三部委去年聯合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將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到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與國際同步發展;到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的發展目標。
圍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諸多方面,這次以“開啟汽車新時代”為主題的大會一共舉行了12場演講、探討活動,有院士講解AI與汽車,也有產學研各界暢談研討互聯網與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發展前沿等話題。
在此次大會閉幕式上,順義被明確為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的永久舉辦地。
順義區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首都汽車產業大區,順義自2002年北京現代入區發展以來,形成了以研發設計為引領、以整車及核心零部件制造為基礎,以汽車金融、汽車銷售、展示體驗、共享出行、無人駕駛等業態為延伸的產業生態。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順義區累計生產汽車995萬輛,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累計實現產值1.5萬億元,累計實現稅收1200億元,累計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300億元。
“此次將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永久舉辦地交給順義,正是考慮到順義良好的汽車產業發展基礎和產業生態。”順義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展示
汽車產業年產值近1800億
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大會主辦方之一,北京作為一個開放的、創新的、智力和產業資源最密集的國際化大都市,愿意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事實確實如此。作為中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2017年12月,北京市發布十大高精尖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將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作為北京市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
此次大會特別設立了“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及相關產業展示專區”,云集了百度、上海蔚來、北汽新能源、戴姆勒、小馬智行、騰訊、滴滴、奧迪等多家單位,涉及汽車、智能交通、互聯網、通訊、微電子、人工智能、新能源等7個產業領域,展現出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及相關產業的各項科技與成果。
作為北京市重要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承載區,順義區在大會上作為重點進行展示推廣,12家企業參展。
其中,北汽集團、北京現代、長城華冠等代表順義區納入北京智能網聯創新中心分區,共同向觀眾展示智能網聯整車及核心部件。
作為全球自動駕駛芯片領跑者,北京地平線征程智能駕駛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自主設計研發的中國首款全球領先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視覺芯片。
北京沃普創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電池管理系統研發的初創企業,創始人團隊來自特斯拉、波士頓電池等全球頂級研發團隊。在展覽期間,公司CEO朱忠凱介紹,公司創辦于去年,目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池管理系統初步研發完畢,預計將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和電池壽命。
在順義區,以北汽集團、北京現代、奔馳新能源、寶馬中國研發中心、滴滴出行、車和家等為代表的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集聚發展,一批涉及芯片、電子、材料、5G通信、高精地圖的重點企業加速集聚。
截至目前,順義區傳統車年產量超過100萬輛,新能源車年產量超過10萬輛,汽車產業年工業產值近1800億元。
布局
創建網聯汽車創新示范區
在大會閉幕式上,《順義區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生態示范區發展規劃》正式發布,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格局為“一廊、一鎮、六園、多點”,打造“人-車-路-云-網-城市”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
在北小營鎮規劃實施的智能網聯汽車特色小鎮,將通過現有汽車產業和自動駕駛封閉測試場輻射帶動,規劃多場景城市形態和多功能承載空間,實現科技創新、產城融合、生態宜居。
目前,順義區奧林匹克水上公園7公里半開放道路已投入運營,中關村順義園12公里測試道路已全部開放,首期300畝自動駕駛封閉測試場即將啟動建設。順義區還將申請更多測試道路和示范應用場景開放。
“創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生態示范區,順義得天獨厚:千億級的汽車產業是產業基礎,空港物流區是理想的自動駕駛應用場景,多樣化的路測場地和區內的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北京中心則提供了安全保障。”順義區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北京質檢院副院長、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常務副主任彭永倫介紹,智能駕駛涉及環節眾多,要經過部件、封閉道路、半封閉道路、開放道路等測試才能正式上路。該中心將在順義區各測試場搭建全方位的汽車測試服務平臺,并出具權威的第三方報告,保障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耐久。
根據順義區最新發布的規劃,到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生態示范區開放測試道路總里程達到80公里,封閉測試場建成運營,智能網聯技術逐步導入區內整車制造,重點區域實現5G通信覆蓋,應用示范場景分階段實施。到2025年,示范區全開放測試道路里程進一步擴大,5G通信實現全覆蓋,爭取形成智慧交通管理系統標準示范,整車制造中的自動駕駛系統裝配率不斷提高,應用示范場景深入普及。
順義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承辦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為契機,通過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生態示范區建設,逐步構建創新能力強、產業化水平高、示范應用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生態體系,力爭到2025年實現1000億元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
■ 名詞解釋
智能網聯汽車
智能網聯汽車,是指搭載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融合現代通信與網聯技術,實現車與交通要素(包括人、車、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可實現“安全、高效、舒適、節能”行駛,并最終可實現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