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0月18日電(記者吳宇、任垚媞)為了向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提供更好服務,上海海關專門開發了跨境貿易管理大數據平臺,有望實現相關進境展品審批無紙化、申報自動化、通關便利化和監控全程化。
這是上海海關18日發布的服務保障進博會眾多措施中有關智能通關的一條。上海海關副關長黃迂明表示,海關以關檢融合為抓手,正在積極探索和打造全新的數字化、智能化、便利化、集約化監管模式,助力首屆進博會成為“市場向國際開放、進口向展會集聚、通關向智能提升”的開放高地。“面對即將于11月5日開幕的首屆進博會,海關已準備好了”。
據介紹,在提供全方位通關便利方面,截至目前,上海海關已在全市各進出境空港、車站、碼頭開辟了38條進博會貴賓禮遇通道,設置了92個進博會物資專窗,方便參展嘉賓和展品物資快速通關;對參會代表可能攜帶進境的伴侶動物(犬或貓),在確保檢疫合格的前提下,盡可能簡化手續,提高放行速度;對參會代表攜帶自用且僅限于預防或者治療疾病用的特殊物品(生物制品),憑醫生處方或者醫院的有關證明,可簡化入境審批手續。
目前,首屆進博會相關進境展品報關已實現線上預錄、線上備案、線上審批,大幅縮短了展品通關時間。海關還將相關物資艙單和物資證明函數據實時發送給港區,便于相關企業提前安排提箱計劃,實現“靠泊即提”,節約物流和時間成本。
隨著首屆進博會展品和人員進境高峰的到來,上海海關把確保國門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落實各項便利化舉措、確保通關效率的同時,按照人員和貨物兩條線,切實做好疫病疫情、反恐、核生化爆等各方面安全風險防控,做好有效處置疾病、食品、化學品、動植物等疫情突發事件的準備。截至目前,上海海關18個口岸轄區已開展應急處置演練70次。
在行郵渠道,海關對相關的運輸工具、貨物、行李物品、郵遞物品、包專機食品和其他相關物品等加強風險防控,保持違禁品查緝高壓態勢;在貨物通關渠道,海關通過系統攔截、物流鏈管控、企業資質認定等形式,在證明函流轉、報關單申報、實貨查驗、現場巡館、廢棄物處置以及回運核銷等6個環節,層層把關、逐級攔截,有效強化衛生、動植、食品、消費品疫情風險防控。
為了讓風險防控更嚴密有效,上海海關還與衛生、農林等部門配合,開展傳染病風險防控評估、展銷工業產品安全風險監測、參展國家動植物產品疫情疫病風險專項評估等,研究提出防控對策。
目前,上海海關已經研究制定暫時進境展覽品結轉、保稅展示交易等支持措施的制度規范和落地方案,完善展品與保稅品相互轉換的申報方式及后續監管措施,便利參展展品展后結轉為保稅倉儲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