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主角是兩個被卷入間諜陰謀的普通人。
圖/視覺中國
影片的動作設計達到了特工電影的一流水準。
由導演蘇珊娜·福格爾自編自導,米拉·庫妮絲、凱特·麥克金農主演的動作喜劇《我的間諜前男友》即將于明日全國公映。該片講述了奧黛麗(米拉·庫妮絲飾)因前男友的間諜身份,意外被卷入一場國際陰謀,從而被迫與閨蜜摩根(凱特·麥克金農飾)在歐洲大陸上演驚心動魄又啼笑皆非的國際逃亡之旅的故事。
該片算是一部很純正的女性題材電影,不僅主角是兩位女性,編劇兼導演蘇珊娜·福格爾也是一位女性,她之前的導演作品《生活伴侶》同樣是一部女性題材。這次她將故事聚焦到了兩個普通女孩的特工冒險之旅,在動作上追求男性特工電影中的驚險刺激,完全可以與男特工電影相媲美。片中米拉·庫妮絲、凱特·麥克金農不僅飾演一對閨蜜,還要飾演一對素人特工,有大量驚險的動作戲份,也有很多啼笑皆非的喜劇段落,有著非常默契的合作。導演蘇珊娜表示,這部電影就像是《伴娘》與《007》的結合。
故事
“反類型”手法制造笑料
《我的間諜前男友》與其他同類型電影不同的是,主角是兩位女性特工。這個被男性特工獨霸銀幕的類型,在該片中卻另辟蹊徑,玩出了新花樣。導演蘇珊娜·福格爾表示,她非常喜歡關于友誼的電影,但關于女性友誼的電影非常少,所以她就想把這些來自大城市的平凡女孩,放進一種全新的敘事中。整部電影都在講述一對閨蜜姐妹花展開的一系列搞笑冒險。她們一路跌跌撞撞,雖然過程兇險,但總能逢兇化吉。
影片通過女性與素人特工這兩種極具反差的類型元素,制造出很強的喜劇效果,兩個一事無成又沒有一技之長的“特工”,居然上天入地,橫行歐美,不但單挑美國情報局,還要智斗俄羅斯女特務,拯救世界的同時也不忘搞怪,喜劇風格明顯。
影片在運用類型電影的同時也使用了很多“反類型”的手法來制造笑料。與以往特工電影不同,該片中的男性角色大多比較臉譜化,無論是間諜前男友,還是中間化敵為友的第二男友,還是那個印度小哥間諜,都沒什么存在感,屢次出場的他們,沒多久便領了盒飯,實打實成了片中兩位女性角色的綠葉。
主角
不同風格碰撞更強火花
導演蘇珊娜首先把劇本寄給了女星凱特·麥克金農。凱特看完劇本之后非常喜歡,立馬答應了出演片中摩根一角。凱特之前憑借《周六夜現場》獲得第68屆艾美獎最佳女配角獎,她對喜劇的駕馭爐火純青,就連希拉里都折服于她的搞怪演技。在片中她各種夸張表情、肢體動作以及行事風格,基本就是好萊塢標配的“搞砸一切”型配角。
確定了凱特之后,劇本被送到了米拉·庫妮絲手中,米拉一直都想拍一部動作喜劇,并且特別喜歡凱特的表演,坦言是她的粉絲,二話沒說就答應出演片中主角奧黛麗。米拉這幾年在好萊塢風頭正勁,有很豐富的喜劇表演經驗,曾在《泰迪熊》、《70年代秀》奉獻出令人難忘的精彩表演。本片中她的角色是一個復雜的多面體。當她發現前男友是間諜時,一臉疑惑,看起來人畜無害;但接受前男友的托付后,勇敢地奔赴歐洲,完成艱辛的間諜任務;被俄羅斯女特工綁在庫房里虐待時,一串口不擇言的脫口秀,又凸顯搞笑天賦。
雖然兩位女演員的表演風格不太一樣,但在片中卻碰撞出很強的火花。就連電影制片人布萊恩·格雷澤也大贊兩人:“當米拉遇上凱特,產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兩位都有著獨特的喜劇風格,這樣的差異混搭,卻為我們帶來了不同尋常但又完美的效果。”
動作
《諜影重重》動作指導加盟
許多動作喜劇的特點之一是運用大量的特技鏡頭,來推動觀眾進入下一個有趣的場景。但對于蘇珊娜導演來說,她決心要擺脫這種陳詞濫調,“對我來說,重要的是動作要像男性主導的電影一樣無所畏懼,我們不會退縮,也不會試圖去軟化它。”考慮到這一點,她聘請了曾參與過《諜影重重》系列和《007》系列動作執導的加里·鮑威爾。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明明是一部喜劇電影,但動作效果卻可以做到諜戰片的水平。
片中的奧黛麗和摩根兩個女性是普通人,當加里在設計動作和特技時,他堅守一條原則:他們是普通人,不能成為動作專家和拉力賽車手。加里對一場關鍵的汽車追逐的動作設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摩根或奧黛麗接手駕駛時,我必須記住,在她們的世界里,她們都不是專業的司機。追逐開始,三個壞人騎著摩托車從后面追上來,她們擺脫追兵是通過引發事故的方式。她們試圖逃脫,但犯了錯誤,而一旦犯了錯,反倒產生了成功的可能。”幸運女神始終垂青這對初出茅廬的菜鳥特工姐妹,一次次幫她們渡過險境。
無論咖啡館槍戰、健身房拷問的場面,還是激烈的空中飛人表演,演員們都欣然接受了加里創造的驚險動作設計。凱特在片中有一場從飛機上跳下來的空中動作戲,當時離地面高達18英尺。
取景
跨越全球九城拍攝
像許多間諜片一樣,《我的間諜前男友》的取景地跨越了全球九個城市:洛杉磯、維也納、布拉格、巴黎、阿姆斯特丹、柏林、東京和莫斯科等,堪稱一部閨蜜版的“歐洲攻略”。在歐洲進行實地拍攝,賦予了導演蘇珊娜想要的真實性,“我們希望沿途會有不同的車站,人們會發現歐洲各國的差異,充滿異國情調。”視覺執導霍梅斯幽默地表示:“我不想在場景中貼上美洲豹的壁紙,或者做其他類似的事情,我想直白且自然地表達出真實感。”
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是該片的主要拍攝地,之所以選擇布達佩斯主要是因為它有龐大的攝制組基地,靠近其他城市,建筑風格多樣。在一個小區域內,有不同層次感。在過去的10到15年里,整座城市都被修復了,現在它的部分地區非常美麗,就像歐洲任何一個大城市一樣。各種不同的拍攝地也讓制作設計師忙個不停,像未來派的東京酒吧,蘇聯風格的體操訓練營,阿姆斯特丹的青年旅社等等,都是很有趣的場景。設計師豪斯說:“每周都有三到四件完全不同的事情要做,真的是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