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兄弟姐妹,但我小時候一個人在家也不會覺得無聊寂寞,因為我有不少的玩具。
我給他們起了各自的名字,陪他們說話,把他們幻想成性格各異的朋友,生活看起來也就多了生趣、少了無聊。
但小孩子終究會長大,人也終會明白,“他們”本質上都是沒有生命的。兒時的玩伴,又成了普通的玩物。
不過,世事無絕對,他們或許并不是冷冰冰的,他們也有心跳。
不信?你現在就拿起身邊能檢測心跳的智能可穿戴設備,比如Apple Watch,綁到手辦上,只需要一分鐘,Apple Watch便能測出你玩伴的心率。
悟空的心率是124次/min
這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你的千百萬次呼喚,終于讓沒有生命的玩具獲得了人的感情?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拋開帶有情感加成的手辦,你把Apple Watch或是其它的智能可穿戴設備綁到一卷衛生紙,甚至直接放到桌面上,這些智能可穿戴設備也能顯示出心率的讀數。
萌萌的可妮兔心率是51次/min
這種現象也并不是個例。從微博到知乎,不少網絡社區都能見到有人說起這件事情,大部分人都表示自己的智能可穿戴設備能測出衛生紙的心率,有一小部分人表示不能。所以,這究竟是什么情況?
來自微博@深藍財經<
這得從可穿戴設備測心率的原理講起。
胡椒的心率是88次/min
目前,大部分帶有心率監測功能的可穿戴設備采用的是PPG(PPG,Photoplethysmography,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在初代Apple Watch上市時,蘋果發布了一份技術支持文檔。該文檔詳細地解釋了Apple Watch測心率的原理:
血液之所以呈現紅色,是因為它反射紅光并吸收綠光。Apple Watch使用綠色LED燈,配合對光敏感的感光器,可以檢測任意時間點流經手腕的血液流量。心臟跳動時,流經手腕的血液會增加,吸收的綠光也會增加;心跳間隔期,流經手腕的血液會減少,吸收的綠光也會隨之減少。Apple Watch內置的兩顆綠色LED燈可以每秒閃動數百次, 從而計算出每分鐘的心跳次數,也就是心率。
其余各個品牌可穿戴設備用來測心率的技術細節或與蘋果有出入,但大致上是差不離的。
飲料瓶里可以看到Apple Watch投射出的綠光
可穿戴設備并不直接“數”心跳,而是通過分析紅色的血液經過手腕時吸收的綠光,來推算用戶的心率
簡單地說,在檢測的一分鐘里,這些。這本身就存在誤差,蘋果在技術文檔也專門提到,不恰當的佩戴方式也會影響心率的采樣和準確性,甚至外界溫度導致血流速度變化,也可能會影響最終的測量結果。這并不奇怪,凡是測量,誤差總是不可避免的。
廣告牌的心率是74次/min
但從PPG依靠光線反射的技術原理來看,能按照一定的頻率反射綠光的物體確實有可能被可穿戴設備檢測出“心率”。
PS4 Pro手柄的心率是86次/min
至于這是不是設計失誤或者很蠢的設計,我倒是認為不是。因為在設計之初,這些可穿戴設備就是被設計“穿戴”在人身上的,拿開這個前提,去批評生產廠家,甚至演變成對于這些廠家的口誅筆伐,我想廠家多少有些委屈了。
對了,根據PingWest品玩(微信號:wepingwest)的實測,綁在紙巾上的Apple Watch是不能解鎖MacBook 的,所以針對這項安全性的質疑,就暫時不用擔心了。
對于孩子們來說,能不能測心率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得有“社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