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楊漢林捆扎掃帚的把手。
今年81歲的楊漢林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椒園鎮三河溝村農民,幾十年來,他種植掃帚苗,加工“鐵掃帚”。盡管楊漢林如今已到了耄耋之年,享受著國家高齡補貼等惠民政策,但他仍然堅守著這項技藝,每年可以獲得近1萬元的收入。在“鐵掃帚”的制作過程中,掃帚苗的種植、收割、晾曬、加工等工序都十分講究。制成的掃帚堅固耐用,當地人將其稱作“鐵掃帚”。楊漢林年復一年堅守著這項技藝,并帶動周邊群眾參與其中,建起了多個“鐵掃帚”加工作坊,以此增加農民收入。新華社發(宋文攝)
10月5日,楊漢林在自家院里將掃帚苗攤開晾曬。新華社發(宋文攝)
10月5日,楊漢林在查看晾曬的掃帚苗。新華社發(宋文攝)
10月7日,楊漢林在修剪制作好的掃帚。新華社發(宋文攝)
10月7日,楊漢林將精心挑選的掃帚苗捆成小捆。每7小捆便能制成一把“鐵掃帚”。新華社發(宋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