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倍思親。剛剛過去的中秋佳節,就在市民與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共享天倫、闔家團圓之時,尉氏縣消防大隊官兵依然值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兵不解甲為險情提供救援,默默守護著尉氏縣父老鄉親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9月23日(中秋節假期第二日)晚8時15分,河南開封尉氏縣消防大隊119指揮中心警鈴驟響:該縣洧川鎮董莊村一60歲老太太意外墜井,請求救援。
時間就是生命!接到報警后,該大隊立即調派2輛消防車10余名官兵疾馳現場。到達現場后,當地派出所民警和部分村民正圍在井邊,與遇險村民家屬商量救援對策。經詢問得知,老太太夜間勞作后遲遲不歸,當晚8時家人沿路尋找發現意外墜井。
消防官兵經過現場勘查發現,失事地點位于董莊村一個田間小路旁的機井內,平時為灌溉用井,井口直徑約65厘米,井深10米,井下有水。六旬老太太漂浮在井水中,肩部以上露在水面,大部分身體被井水淹沒。
緊急時刻,救援行動立即展開。現場指揮員袁向陽將警力分為警戒組、搶險救援組。警戒組立即勸離圍觀群眾,在井口周邊設立警戒帶;商量營救方案時,袁向陽考慮采用倒掛金鉤的方法下井施救。
施救中,消防員李寧佩戴空氣呼吸器、手拿消防腰帶等個人防護裝備,腰部和雙腳被戰友們用繩索系牢,然后頭下腳上被送入深井。很快,下降到老太太墜入的位置后,李寧為老太太系牢繩索返回井口,隨后戰友們將老太太拉出險境,整個過程用時30分鐘。
近幾年來全國各地墜井事故頻發,原因在于農田內的機井特別是一些廢棄的機井,周圍并無警示標識、而且沒有井蓋,其周圍多生雜草掩蓋井口,過往群眾,稍不注意,易發墜井事故。
在此,消防部門呼吁:相關部門應組織清點農田機井數目,在其周邊設立警示標識或加上井蓋,對于廢棄的機井也可組織人員將其填平,避免發生墜井事故。(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吳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