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制模、成型、素燒、施釉、成品……這一系列步驟下來,看似普通的高嶺土就在藝人手中搖身一變,成為了仿佛是從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穿越"至今的唐三彩。
洛陽孟津縣朝陽鎮的南石山村,每天都上演著這樣的"穿越"。從1920年前后,南石山村陶塑藝人高良田仿制唐三彩成功到今天,南石山村制作唐三彩已有約百年歷史了。
這個只有約1400人口的小村,鼎盛時曾有200余家唐三彩作坊,全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做唐三彩;而近幾年南石山村的唐三彩產業總產值每年都在2億元左右。
54歲的高順旺,從小就學著家中老藝人的樣子制作唐三彩,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唐三彩燒制技藝的省級傳承人。
他和哥哥——非物質文化遺產唐三彩燒制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高水旺,一起創立的洛陽九朝文物復制品有限公司,更是南石山村里唐三彩制作的佼佼者,被文化部公布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
“三彩在唐代,實際上是宮廷園林、達官貴人家里放的東西,都屬于高層人群”,高順旺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而他的愿望則是“讓更多人去使用三彩、了解三彩”,因為“讓三彩走進人生活,才能讓把三彩發揚光大”。
如今高順旺的兒子高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唐三彩燒制技藝的市級傳承人,制作唐三彩的技藝,也在高家繼續傳承下去。
河南商報記者 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