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港股多家知名地產股大跌,融信中國下跌10.71%,綠城中國下跌6.22%,碧桂園、華潤置地、融創中國下跌超過4%,內資房地產股一天蒸發市值超過600億港元。
而25日A股早盤保利地產、萬科A、招商蛇口、新城控股等跌幅超3%。此外,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已發生土地流拍807宗,累計流拍建筑面積達7954萬平方米,是去年同期數額的7.3倍。
土地流拍情況密集出現,往往被視為樓市可能降溫的重要信號。如何看待分歧加大的房地產板塊?投資房地產股應注意哪些因素呢?
樓市降溫 房地產股機會隱現
與地產股弱勢表現不同的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70個大中城市里,新房價格上漲的城市數量達到了67個,漲幅持平的城市有2個,下跌的城市僅1個,并且全國房地產市場庫存數據已經跌至51個月最低。
今年的樓市,一邊是很多城市的房價繼續上漲,另一邊,則是土地流拍情況的大量出現。年初以來,全國土地流拍已經超過800宗,而且流拍宗數呈現逐月增多的態勢,被很多人視為樓市降溫的信號。
而24日,受到相關傳聞的影響,港股中的中資房企股價大跌:旭輝控股集團大跌6.49%,綠城中國大跌6.22%,碧桂園、世茂房地產和綠地香港,下跌都超過5%。此外,華潤置地、融創中國、中國恒大、富力地產和龍湖集團,跌幅也都超過了3%。
25日,A股房地產板塊的表現基本一致,直接低開,新城控股低開5.09%,招商蛇口、萬科、保利地產和華夏幸福,低開幅度都超過3%。
從整個房地產行業來看,在“房住不炒”和 “遏制房價上漲”的主基調下,今年多數城市的房價依然在上漲,所以各地對于房地產調控的政策依然在不斷加碼,限購又限貸,加上整體的金融去杠桿,很多大型的開發商,也開始放緩了拿地開發的腳步。 從整個房地產板塊的表現來看,可能也都體現了這一點,在一月份整個板塊大幅拉升后,2月份開始就持續下挫,房地產板塊指數,從最高的2063點,一路下跌至8月初的最低點1264點,最大跌幅超過38%。
但大幅下跌之后,地產板塊的估值優勢也在逐步體現,從目前A股129家房地產公司的估值來看,動態市盈率低于10倍的已經達到31家,占比24%,低于20倍的有66家,占比51%,這么低的估值在歷史上也并不多見。
此外,今年前八個月,全國新房銷售面積突破10億平方米,銷售額近8.94萬億元,再創歷史紀錄;房地產開發投資7.65萬億元,連續兩個月出現雙位數增長;房企購地1.64億平方米,土地成交價款817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6%和23.7%。
一方面是政策調控,股價下跌,另一方面則是房價、銷售量都在增長,房企估值越來越低。做投資,還是要看趨勢,看公司業績,往往最悲觀的時候,也是機會開始出現的時候。
機構觀點:房地產板塊估值處于相對低位
近期地產板塊股價表現弱勢,在調控加碼但行業融資有望邊際改善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地產板塊的配置價值呢?各方機構是這樣統計與解讀的↓↓↓
東北證券認為,雖然流拍數量較多,但主要是因為供地節奏在加快,成交量依然很大。1-8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為1.6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6%,增速較1-7月提升4.3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8177億元,增長23.7%,增速提高1.8個百分點。房企在新環境下變得謹慎,預計未來土地成交溢價率將進一步走低。
萬和證券認為,從整體來看,近一年房地產指數行情表現相對較差。截至9月17日,滬深300指數與申萬一級房地產指數近年累計漲跌幅分別為-16.61%與-27.08 %;申萬一級房地產指數近一年的前復權現金分紅漲跌幅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17位。房地產板塊市盈率為9.53倍,在行業排名中靠后,僅高于鋼鐵與銀行的估值。
東吳證券認為,地產板塊估值處于相對低位。截至9月份,地產板塊市盈率和市凈率均低于全部A股。從歷史估值情況來看,申萬一級房地產板塊PE一路下行,相對上證指數和滬深300的溢價倍數已從2015 年9月18日的1.58倍和1.88倍下降至2018年9月17日的0.81倍和0.88倍。預計地產板塊下半年下行壓力較小,加之目前估值較低,因此具有一定的配置價值。
上海投資者:房地產被低估但也應謹慎
今年半年報顯示房地產公司業績普遍增長,但房地產板塊的表現卻一直不溫不火。目前房地產板塊上市公司估值普遍在10倍市盈率左右,這樣的房地產股票是否有投資價值?
不少上海投資者認為,雖然房地產公司業績向好,但未能傳導到股價上,主要是受調控政策的影響。目前板塊整體估值不高,具有一定投資價值,但還是要選擇里面的龍頭企業。
新聞多一點
A股上市房企估值幾何?
24日上午交易時段,港股房地產板塊全線下跌,25日上午,A股房地產股票也幾乎全線下跌。
今年以來,A股房地產板塊跌幅超過25%,板塊內共有138家上市公司,其中只有12家股價上漲,51家上市公司股價下跌超過30%,跌超50%有7家,分別為*ST天業,下跌73.7%,大港股份下跌68.4%,粵泰股份下跌58.8%,中弘股份下跌53.1%,光大嘉寶下跌51.9%,亞太實業下跌51.3%,海航基礎下跌50%。
其中,在市值超百億的49家上市公司中,市盈率在10倍以下的有29家,市盈率最低的分別為廣宇發展、嘉凱城、金地集團、首開股份和榮盛發展,市盈率都在6倍以下。凈資產收益率在5%以上的有28家,排名靠前的是中天金融、華夏幸福、廣宇發展、華業資本和陸家嘴,凈資產收益率都在10%以上。資產負債率超過80%的有19家,最高的是中南建設、綠地控股、綠城控股、信達地產和陽光城,負債率都在85%以上。
除此之外,市值最靠前的幾家龍頭房企的市盈率都在10倍以下,凈資產收益率在5%到16%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