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著名音樂創作人科爾沁夫發文稱:“清晨得到悲傷的消息,悲痛不能自已,布仁巴雅爾老師一路走好,人生無常,天堂草原他日再會。”據悉,蒙古族音樂人布仁巴雅爾為吉祥三寶一家中的“父親”,他所創作的《天邊》、《呼倫貝爾大草原》等歌曲傳遞了對草原的誠摯深情,代表作《吉祥三寶》更是傳唱度極高。新京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系到科爾沁夫,他確認了布仁巴雅爾于19日晚在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去世的消息,終年59歲。
在科爾沁夫的印象中,布仁巴雅爾此前身體一直比較健康,此次因突發心梗與世長辭,他感到非常突然,“我的心情很悲痛,我們認識超過二十年,一直關系很好。無論是人還是音樂,布仁巴雅爾都非常深情,非常真誠,也特別懂得感恩,感恩草原,感恩朋友。”
“吉祥三寶”的由來
布仁巴雅爾出生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大草原上,他的名字為“全喜”之意,在家里排行老二。布仁巴雅爾從小就有音樂天賦,對唱歌幾乎無師自通,在聚會上聽大人唱完歌之后,他迅速就可以學會。
1978年,18歲的布仁考入鄂溫克族自治旗烏蘭牧騎(縣文工團),擔任獨唱演員和馬頭琴伴奏。1980年,他進入內蒙古藝術學校呼倫貝爾盟分校繼續學習蒙古長調歌曲、鞏固馬頭琴演奏技巧,同時擔任舞蹈班的語文科教學工作。后來,他遇到鄂溫克族同學烏日娜,愛情在二人之間迅速萌芽,烏日娜在日后成為了“吉祥三寶”的媽媽。
《吉祥三寶》是布仁巴雅爾極具代表性的作品,最初,這首歌是他送給自己的女兒——諾爾曼3歲的生日禮物。在歌曲誕生之后,布仁巴雅爾一家經常在親朋好友的聚會上表演,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但隨著女兒諾爾曼漸漸長大,她已經不適合去表達歌曲中的意境,這時,烏日娜的親侄女英格瑪出現了,于是三人一同正式錄制了這首歌曲。在2006年春晚現場表演之后,《吉祥三寶》終于紅遍大江南北。
懷念故人
科爾沁夫
他非常細膩又有大情懷
著名音樂創作人科爾沁夫曾參與過《吉祥三寶》的宣傳工作,還曾為布仁巴雅爾創作過歌曲《我的生命我的草原》,“他的妻子烏日娜在中央民族大學教學,是我老師輩,我也比布仁巴雅爾小了一二十歲,但是他每次見了我都叫我老師,我挺不習慣的,每次都得搶著叫他老師。” 布仁巴雅爾不僅演唱過科爾沁夫的作品,更對其父敬重有加。科爾沁夫的父親為蒙古族音樂泰斗——阿拉騰奧勒,《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等許多經典流傳的歌曲都出自他的筆下,布仁巴雅爾曾多次演唱阿拉騰奧勒的作品,“他還一直想翻唱我父親的經典作品《金色的沙漠上》,”科爾沁夫告訴記者,“可惜沒有機會了。” 在科爾沁夫的記憶中,布仁巴雅爾的女兒諾爾曼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創作歌手,“她8歲時寫過一首給布仁的《烏蘭巴托的爸爸》,好聽極了。”后來,科爾沁夫促成了諾爾曼第一張專輯的出版,并推薦她去伯克利音樂學院就讀。科爾沁夫還憶起,在《我的生命我的草原》這首歌發布后,他與布仁巴雅爾一起去呼倫貝爾做發布會,去了草原親戚家,“他和羊和馬拍了好多照片,可我現在都找不到了,就像我們的生命也終有一天會莫名逝去,但總有些記憶是鮮活的。布仁巴雅爾老師是非常細膩但又有大情懷的蒙古族人。”
斯琴朝克圖
他注重推出年輕歌唱家
作曲家斯琴朝克圖評價,布仁巴雅爾為人低調,非常努力且思維敏捷,自己寫歌詞、譜曲、演唱,又是國際電臺著名主持人,還注重推出年輕的歌唱家并提出建議和幫助,為蒙古族的音樂文化做出杰出貢獻。“他最后也是回到家鄉,舉辦五彩呼倫貝爾兒童合唱團,前段時間還回呼倫貝爾學院忙工作。”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呼倫貝爾·萬歲》一書是布仁巴雅爾的人物攝影作品集,集中收錄近百幅呼倫貝爾各民族百歲老人的影像,以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充滿生活氣息的草原場景、飽含深情的瞬間捕捉來表達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感恩和祝福。
9月15日該書發布會當天,布仁巴雅爾分享了創作初衷和經過:這些老人體現著民族、地區的符號,體現著這片土地上人們特有的堅韌與樂觀精神。隨著拍攝的深入,與老人們的接觸和溝通越來越多,深深感受到緊迫感和使命感,希望通過努力記錄下這些珍貴畫面。據呼倫貝爾市文聯官微,布仁巴雅爾兩年多來跋涉上萬公里,用鏡頭記錄草原上的滄桑與傳奇,既體現攝影者的個人情懷,又有相當的史料價值。
采寫/楊暢 李驍晉
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