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是檢察官》上映,同時,片方曝光了“對決版”海報,青春且正義的青年檢察官形象深入人心,環境保護理念引起觀眾共鳴。
該影片講述了青年檢察官石俊峰被委以調查家鄉百年以上紅豆杉盜伐事件重任,深入家鄉深入群眾最終破獲案件的故事。影片的核心看點主要集中在貴州環保事業發展、檢察官職業特性、濃濃兄弟情誼、當代檢察官法治信仰這四個方面,影片四大看點也集中體現了劇情中情與法的博弈。
影片中,石俊峰在破獲案件的過程中,正面應對情與法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經受住了各種誘惑和威脅,一直堅守初心,在法律面前秉持正義與公正,亦對存有良知的涉案分子進行情與理的感化,體現了“法不容情”的法治理念。電影中的青年檢察官石俊峰在歷經了這一案件后,也實現了自我的成長,從陽光率直但略顯稚嫩的年輕檢察官轉變為真正能肩負責任、妥善處理情與法關系的優秀檢察官,其形象塑造深入人心,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電影也借助環境保護這一主題,展現了云貴高原風景如畫的自然環境,從航拍中拍攝的森林湖泊、山脈梯田到影片中的自然村落全都來源于貴州地區真實生態景觀,主創團隊用令人震撼的美景引發觀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觀影結束后,觀眾對于自然環境保護也有所感悟:“砍伐森林導致生態環境失衡,必然遺禍無窮,就應該從根本上杜絕偷盜、砍伐樹木,將環保理念深入到民眾的心里。”同時,云貴地區紅豆杉盜伐事件也引起了強烈關注,雖說電影是從單方面著眼,但以此事件見微知著,偷盜珍稀物種、破壞自然植被給生態系統造成的傷害不可估量,需要給予高度重視與嚴厲的打擊。
從電影主人公與人民群眾對于環境保護的堅守,到觀影人群對于環境保護深層次的體悟,反映出影片為祖國生態文明建設添磚加瓦的決心,同時回應了“十三五”規劃中對于國土綠化、加強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推進自然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的關切。(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