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泗陽縣公安局在宿遷市公安局的支持下,成功打掉一個以發放網絡貸款名義騙取會員費的詐騙團伙,先后抓獲肖某志等71名犯罪嫌疑人,凍結涉案資金300多萬元。據統計,此案受害人達5000多人,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縣,涉案1000多萬元。
2月6日,泗陽縣公安局接到居民劉某報警,稱其在去年11月底在微信上收到好友申請,稱可以免息貸款。因劉某是銀行失信客戶無法辦理貸款,聽到這個消息,立即按照對方要求下載了某銀信金服App。劉某發現綁定銀行卡后不能提現,詢問客服后,客服稱要將貸款直接提現必須是會員才可以。劉某便按照客服要求交納了5040元會員費,此后對方便杳無音信了。
經初查,警方發現劉某遭遇的可能是一個專門針對無法通過銀行等正規渠道進行貸款的失信人員,以及無固定工作者實施詐騙的團伙。
隨后,泗陽警方組成專案組,首先圍繞嫌疑人使用的微信號、手機號碼、銀行賬號展開同類型案件串并和研判工作。
警方發現,四川樂山籍人曾某芯、李某春有重大作案嫌疑。同時,針對資金流向研判分析后,發現有大量資金匯聚至四川樂山籍人鄧某的微信賬戶內,后被其提現并取走。
為盡快摸清該團伙組織架構、作案方式,3月8日,專案組組織民警連夜前往樂山進行偵查。抵達當地后,民警立即協調當地銀行給予配合,調取了相關視頻。經分析比對,警方確定取款人為鄧某及另外一名女子。據此,警方將鄧某鎖定為本案的犯罪嫌疑人之一,并決定以其為突破口進行偵查。
“通過走訪調查,我們發現鄧某偶爾會前往當地肖壩街道一寫字樓。”辦案民警介紹說,“深入偵查后發現,鄧某出入的是18樓的一家公司,該公司內雖然有不少電腦、電話等物品,但門口沒有懸掛門牌,懷疑這就是該團伙的窩點。”
專案組決定先行抓捕鄧某。3月9日,鄧某在四川樂山一高速卡口落網。
“押解鄧某的過程中,他稱自己可以把寶馬車和幾百萬元現金全部‘奉送’,跪求民警網開一面,結果被民警嚴詞拒絕。”辦案民警說。
到案后,鄧某卻對相關不法行為矢口否認。面對這塊“硬骨頭”,民警經過6小時的交流談心,發現鄧某頗為顧忌家人。“我們以此為突破口,結合前期已獲得的相關證據,瓦解了鄧某的心理防線。”
據鄧某交代,其為詐騙團伙的“三把手”,并向警方提供了該公司準備于3月12日正式開工營業的信息,及公司老板李某、肖某志兩人準備在12日上午在四川成都將另外成立三家同類型的詐騙公司的重要線索,并供述了詐騙集團組織結構、落腳區域、詐騙流程等信息。
獲悉這一線索后,泗陽縣公安局迅速組織30多名警力星夜驅車2000多公里馳援。同時,在當地警方協助下制定最佳抓捕方案。
3月12日,馳援警力趕到,專案組決定收網。當日凌晨5時許,警方順利抓獲肖某志、李某等4名團伙頭目。當日9時許,樂山抓捕組在涉案公司內將40多名嫌疑人一網打盡,同時扣押了大量作案用電腦、銀行卡等物證,查扣寶馬轎車兩輛,奧迪轎車1輛,凍結資金200多萬元。
之后,警方在分析梳理相關證據時發現,還有30多名在逃嫌疑人。4月13日至5月14日期間,專案組民警又3次奔赴四川樂山,抓獲在逃犯罪嫌疑人31名。
經查,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嫌疑人李某、肖某志成立公司,下設業務員、小組長、組長,另外還有60多名業務人員。團伙利用網絡電話、手機及微信軟件等作案工具,以無需抵押可幫助他人辦理免息、低息貸款為幌子,引誘受害人下載安裝設置好的“銀信金服”App軟件,在軟件后臺操控“貸款額度”后(該額度為虛擬額度,無法提現使用),謊稱充值該公司“會員費”即可將“貸款額度”提現使用,騙取受害人轉賬匯款。詐騙過程中,業務員、小組長、組長之間扮演公司前臺、客戶經理、財務部門、資料部門、風控部門、技術部門、成功“貸款”的客戶等角色,相互配合實施詐騙。
“該團伙分工明確,有的負責租用辦公地點、后臺操縱虛假App,有的負責購買受害人個人信息,還有專門人負責招聘新員工及統計制作工資表、業績表、考勤表、印發話術表等,公司化運營,一般不知情的會以為他們就是在寫字樓上班的白領。”辦案民警介紹說。
“由于涉案受害人眾多,多數受害人在被騙之后自認倒霉沒有及時報案。為了固定相關證據材料,我們在30天內撥打聯系受害人5000余次,成功查找并收到870名受害人有效證據材料,為之后提請批捕提供了完整的證據鎖鏈。”泗陽縣維穩辦副主任、公安局黨委委員、刑警大隊長董培彥說。
截至今年7月初,涉案的71名嫌疑人經審核后全部被批捕,已扣押、追繳涉案款項累計320多萬元。(記者 丁國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