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6日電 今日,國家發改委就促進民間投資有關工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當記者問起“發改委有何新的實質性的舉措能夠真正有效的調動市場積極性”時,發改委投資司司長歐鴻回應稱,發改委專門印發了《關于抓緊貫徹落實國務院部署 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督促各地抓好貫徹落實。與此同時,多措并舉加大民營企業融資支持,發改委要求各地支持金融機構和政府各類信息平臺加強合作,充分挖掘民營企業的納稅、社保等數據,開展“銀稅互動”等業務,加大對民營企業貸款投放力度。
歐鴻表示,要重點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緊向民間資本推介一批重點領域項目。按照國務院要求,會同各地方、有關部門,在交通能源、生態環保、社會事業等領域,篩選出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前期工作具備一定基礎、投資回報機制明確的項目。這些項目共200個。其中,8月22日,民航局、國家發改委已聯合推介了民航領域的17個項目。其他183個項目,各地正在抓緊組織推介,這項工作將在近日完成。
二是加快建立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各地都要依托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抓緊建立吸引民間資本投資重點領域項目庫,形成常態化、制度化的項目推介機制。項目推介后,還要持續做好跟蹤調度和后續服務工作,保障項目順利實施。要求各地必須在每年7月15日前和下一年1月15日前,報送本地區上半年和全年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情況。國家發改委將定期開展督導檢查。
三是健全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工作機制。督促各地發展改革部門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會同涉及民間投資工作的主要部門和工商聯,健全本地區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加強配合,形成合力。及時研究解決本地區制約民間投資發展的突出問題,指導督促有關方面切實做好民間投資工作,切實發揮政策效應,增強民營企業的獲得感。
四是多措并舉加大民營企業融資支持。當前,融資成本高、增信條件多、信息不對稱,是影響民營企業融資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發改委要求各地支持金融機構和政府各類信息平臺加強合作,充分挖掘民營企業的納稅、社保等數據,開展“銀稅互動”等業務,加大對民營企業貸款投放力度。同時鼓勵地方通過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研究設立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基金等方式,為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融資增信。
五是鼓勵民間資本采取多種方式規范參與PPP項目。PPP模式是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的重要方式。我們鼓勵各地分類施策,對商業運營潛力大、投資規模適度、適合民間資本參與的PPP項目,支持民間資本控股;對投資規模大、合作期限長、工程技術復雜的項目,鼓勵采取混合所有制、聯合投標體等多種方式參與PPP項目。
六是繼續優化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環境。我們積極推動各地持續放寬市場準入,破除隱性壁壘,營造一視同仁的政策環境。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社會信用體系特別是政務誠信建設力度,督促地方建立項目責任回溯機制,把項目守信履約情況納入項目政府方責任人信用記錄。通過以上措施,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的良好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