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監管機構正準備授予香港首個網上銀行牌照,至少有十幾家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和電信公司正在排隊申請,希望能從香港零售和小企業銀行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有知情人士透露,不少競標者希望挑戰匯豐銀行及其本地競爭對手中國銀行(香港)和渣打銀行在香港的主導地位,其中包括螞蟻金融、騰訊和平安保險。
渣打銀行已宣布將申請網上銀行牌照,電信運營商香港電訊以及WeLab Holdings和TNG Wallet等金融科技公司也將申請。
據知情人士和當地媒體報道,第一批申請的截止日期是星期五,預計其他申請此牌照的公司包括中國銀行(香港)、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和眾安在線保險公司。
這一牌照可以說是企業進入前景廣闊的香港銀行市場的通行證,埃森哲(Accenture)去年的一項研究顯示,許多香港消費者對目前的香港銀行現狀不滿,持滿意態度的消費者只有53%,相比之下,美國和澳大利亞消費者對銀行滿意的比例分別為88%和72%。
據知情人士稱,長期以來一直抱怨在香港開設銀行賬戶困難的小公司將成為新網上銀行的目標顧客,網上銀行會為其提供小額貸款、外匯和支付服務。
潛在的收益是巨大的。 匯豐銀行第二季度僅從其香港零售銀行和財富管理業務中就獲利14億美元,占其全球零售銀行業務收入的80%。
據兩位知情人士稱,匯豐銀行預計不會在香港申請單獨的數字銀行牌照,因為該行正專注于利用數字技術增強其核心服務。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渣打銀行已決定,建立一個獨立的數字銀行平臺,脫離其傳統的全球技術系統,并允許新建立的數字銀行與初創企業合作,以挖掘新客戶。
老牌銀行在香港根深蒂固的地位,對新的持牌人來說是一項重大挑戰,他們的盈利之路可能會很漫長,因為他們要致力于建立產品并應對高昂的合規成本。
埃森哲亞太區銀行業務主管費格斯?戈登(Fergus Gordon)表示:“在主要市場,大多數企業都愿意以不同的模式從事銀行業務,而數字銀行則提供了進入銀行業的一個良好時機。”
“然而,如何迅速建立一個有意義的客戶群,并在未來兩到三年創造投資回報,是新進入者將面臨的挑戰。在這種目的驅動下,新進入者很容易偏離風險回報收益率曲線。”
戈登表示,虛擬銀行作為數字貸款機構,必須有3億港元的資本基礎,它還需要在客戶背景、反洗錢檢查以及網絡安全方面進行大量投資。
新申請者還必須適應不同規模的監管。
史密夫律師事務所(Herbert Smith Freehills)合伙人漢娜?卡西迪(Hannah Cassidy)表示:“對于科技公司來說,在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HKMA)的控制范圍之內,他們必須要考慮到資本和流動性要求,這是它們需要適應的。”
金管局表示已收到70多家公司的意向書,其中一些公司已提出申請。 但金管局沒有透露這些公司的名稱。
金管局告訴記者,監管機構希望在今年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度開始提供許可證,并補充稱,金管局將以與傳統銀行相同的方式監管虛擬銀行。
雖然金管局沒有就第一階段可能批出的牌照數量發表評論,但有三位知情人士表示,預計短期內不會超過三份,以確保有序推出。
這三位知情人士都拒絕透露姓名,因為不允許他們就這個問題向媒體發表講話。
螞蟻金融、平安、小米和眾安均拒絕就其虛擬銀行計劃發表評論。 騰訊也沒有回應記者的評論請求。
中國銀行(香港)發言人周三在新聞發布會上向媒體提交了該銀行首席運營官鐘向群的評論:“中銀香港正在積極研究虛擬銀行的發展。 但目前還沒有信息可以披露。”
匯豐銀行表示,數字交付是其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并將繼續在這些領域進行投資。渣打銀行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安理國際律師事務所(Allen & Overy)合伙人夏洛特?羅賓斯(Charlotte Robins)表示,“現在發表評論還為時過早,但是有一些家喻戶曉的科技企業將會申請此牌照......這可能會改變香港的零售銀行業。”(Vi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