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
昨天19時左右,晚餐高峰期,前幾個月排長隊的豪蝦傳春熙路總店仍有幾個座位沒有坐滿。
豪蝦傳總經理肖春告訴記者,在旺季每天18點開始進入排隊的高峰期,4月~5月,最多時排號到200號,7月底開始排隊的人就逐漸減少,現在每天基本不用排隊,有時還坐不滿。
小龍蝦產業鏈觀察
養殖戶
今年新開小龍蝦餐廳多,市場需求量大,上游養殖供不應求
批發商
以前每斤小龍蝦賺2元,今年賺0.5元~1元,批發量下滑的時候還會虧損
餐廳
今年4月~5月,小龍蝦提前進入旺季,8月開始銷量下滑明顯,提前兩月進入淡季
消費者
商家增多和過度營銷使消費者提前進行了消費,價格上漲、口味同質化,難以帶來消費增量
最近,經營小龍蝦的商家有些困惑。
才進入8月下旬,理論上是小龍蝦消費旺季,但無論是上游批發市場,還是末端小龍蝦餐廳,小龍蝦銷量都明顯下滑。去年剛經歷過小龍蝦價格“上躥下跳”,今年又提前兩月進入銷售淡季,“網紅”小龍蝦不斷成為市場熱點。小龍蝦消費為何突然遇冷?批發市場情況如何?8月21日,成都商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
銷售季節變短 小龍蝦餐廳準備開發新品
“今年旺季更旺,但銷售時長大幅縮短。”豪蝦傳總經理肖春說。
根據歷年小龍蝦消費情況,每年4月~10月是小龍蝦銷售的季節,旺季一般在6月~8月。“今年4月就開始進入銷售火熱階段,4月~5月,小龍蝦提前進入旺季,但8月開始小龍蝦銷量下滑明顯,末端銷售市場提前兩月進入淡季。”肖春說,4月~5月整個市場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0%~50%。
銷售時長縮短兩個月,餐廳銷量是否下滑?肖春說,“雖然銷售時長變短,但據我了解,整個成都市場的銷量并沒有減少,反而呈現擴張的趨勢,就豪蝦傳而言,今年的總體銷量較去年增長了30%左右。”
小龍蝦為何提前進入淡季?霸王蝦創始人袁燁說,“背后的原因很難講”。
根據對市場的觀察,袁燁認為,很多原因導致小龍蝦提前進入淡季,一是價格上漲,小龍蝦上游批發價格不斷上漲,導致末端餐廳的價格也隨之上漲,據了解,今年小龍蝦末端市場售價較去年增長了20%~30%;其次,成都小龍蝦口味以蒜蓉、麻辣為主,同質化嚴重,難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一代消費群體。
“今年小龍蝦上市很早,到處都有促銷活動。”市民舒女士告訴記者,特別是世界杯期間,小龍蝦商家營業到深夜,“我光是點外賣一周至少吃兩次,優惠活動結束后,就不想再吃了。”
“小龍蝦大火,進入行業的人也越來越多,每年都會新開許多小龍蝦品牌餐廳,其他菜品的餐廳也會在夏季推出小龍蝦這道應季菜,商家的增多和過度營銷使得消費者提前進行了消費,從而導致淡季提前到來。”肖春說。
半年小龍蝦,半年羊肉湯,小龍蝦商家一休假,羊肉湯賣家就登場。然而隨著小龍蝦提前進入淡季,去年10月放假休息的豪蝦傳今年準備推出其他新品來延長銷售時間。霸王蝦也表示,受淡季提前來臨的影響,已經開發了新品在銷售。
“對小龍蝦餐廳、特別是老牌小龍蝦餐廳而言,新品的市場接受度不高,因為消費者的固有認知很難轉變。餐廳的‘教育成本’過高。”袁燁說。
批發商難賺錢 新進餐廳大部分面臨淘汰
8月21日,記者通過多名業內人士了解到,今年小龍蝦價格較去年每斤平均上漲了4元~5元。
“今年小龍蝦價格不像去年波動那么大,但是平均價格較去年高,以每只4錢~6錢的小龍蝦為例,去年平均32元~33元一斤,今年平均價格為36元/斤,高的時候近40元/斤。”白家批發市場一名商家說。
“今年批發商幾乎賺不了錢,很多時候還在虧。”來自武漢的批發商勞先生告訴記者,“今年新開的小龍蝦餐廳多,上游養殖行業供不應求,小龍蝦價格高,在批發價本身就高的情況下,我們不敢提價,以前每斤小龍蝦賺2元,今年則為0.5元~1元,很多時候靠銷量與養殖戶議價,批發量下滑的時候我們就會虧損。”
“去年4月、5月我們的日均批發量約3000斤左右,而今年同期的批發量約5000斤,7月底以來每天的批發量不足1000斤,現在還有部分餐廳要貨,不然我們也提前下市了。”勞先生告訴記者,“小龍蝦旺季剛開始時一大批商家涌入,以白家市場為例,以前只有我們這個區域的賣小龍蝦,今年整個白家市場海鮮商家或多或少都在批發小龍蝦。餐廳方面也一樣,不斷有人進來,但最終存活下來的不足20%。”
袁燁對行業的觀察印證了勞先生的說法,“每年都有很多商家涌入小龍蝦行業,但也有很多商家倒下。”他介紹,據行業統計,每年近90%的新開小龍蝦餐廳面臨淘汰。對于后市發展,袁燁告訴記者,“長期看樂觀,短期看悲觀”。(記者 費成鴻 豪蝦傳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