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國商務部在北京舉行例行記者會。圖片來源:商務部官網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9日電 中國商務部19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對中美是否就301調查進行雙邊談判、美國制裁中興、美官員稱對華貿易強硬戰略成功的言論、中國對美高粱采取反傾銷措施以及中國3月出口不理想等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商務部:中美尚未就301調查進行任何雙邊談判
有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問,世界貿易組織公布的一份文件顯示,美國表示愿意與中方就“232”措施和“301”調查項下的征稅建議,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展開磋商,這一消息是否屬實?有分析認為這是美方態度的一種緩和,該如何理解?中美雙方是否會就此進入談判階段?
高峰表示,已經注意到有關報道,有些解讀不符合事實。美方依據其國內法,先后對中國產品發起“232”條款調查并采取征稅的措施,發起“301條款”調查并公布對中國征稅產品的建議清單,嚴重背離世貿組織的宗旨和原則。中方分別于4月4日和4月5日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將美方301征稅建議措施和232征稅措施訴諸世貿組織。磋商是爭端解決訴訟中的必經程序,按照爭端解決程序的規定,美方應當在收到中方磋商要求之日起10日內作出答復。
高峰說,4月13日,美國常駐世貿組織大使致函中國常駐世貿組織大使,表示愿就中方上述訴美案件進行磋商,美方此舉只是滿足了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中方訴求的程序性要求。中方將按照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推進對美方的訴訟。
高峰表示,美方依據其“301條款”,公布對中國征稅產品建議清單的措施,完全拋棄了多邊規則,是典型的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行徑。目前,雙方尚未就美國“301條款”調查和美國對中國征稅產品建議清單問題進行任何雙邊談判。
商務部再次回應美制裁中興:最終傷害的是美國自身
對于美國制裁中興一事,高峰再次強調,中方將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隨時準備采取必要的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高峰說,美方的行徑引起市場對于美國貿易和投資環境的普遍擔憂。美方的行為表面上是針對中國,但最終傷害的是美國自身,不僅會使其喪失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還會影響成百上千的美國關聯企業。更重要的是,將會動搖國際社會對美國投資和營商環境穩定的信心。希望美方不要自作聰明,否則只會自食其果。
高峰還表示,希望美方也不要低估中方的決心。如果想通過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甚至不惜傷害中美兩國企業的利益,企圖遏制中國的發展,迫使中國做出讓步,那是打錯了算盤。中方堅決捍衛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決心和信心不會有絲毫動搖,會進行堅決的斗爭。
美對華貿易強硬戰略成功?商務部回應
有記者提問,美國政府官員稱,白宮認為其對華貿易強硬的戰略是成功的,并在計劃加大對中國的壓力。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最早將于本周對價值1千億美元進口的中國商品細化征稅清單,稅率為25%。此前的征收清單沒有包括服裝、手機和鞋類等消費品,但是隨著清單范圍的擴大,消費品必然會被列入其中,商務部對此有何回應?
高峰回應,注意到有關報道。希望美方不要錯判形勢。中國改革開放前進的腳步是堅定的,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決心和信心也是堅定的。貿易戰不僅保護不了美國工人的利益,還會損害美國普通消費者的利益,更會損害全球各經濟體共同發展的利益。中方不希望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但已經做好應對各種可能的準備。如果美方堅持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下去,中方將奉陪到底,堅決予以回擊。
關于美國商務部18號對中國產的鋼制輪轂產品發起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高峰表示,今年以來,美方已經對中國產品發起了5起反傾銷和反補貼的合并調查,案件數量同比大幅增加,涉案的5個產品中,有3個是鋼鐵產品或者是制品。根據美方的統計,美方現有生效的貿易救濟措施中有223項是針對鋼鐵產品或者是制品的,占美國全部貿易救濟措施的比例超過50%。
高峰說,不希望看到,世貿組織的貿易救濟措施被個別成員所濫用,更反對把貿易救濟措施變成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工具。對某些行業的過度救濟,并不是維持行業繁榮的治本之策,中方敦促美方回到國際貿易合作共贏的正確軌道上來,以實際行動推動全球貿易的繁榮和穩定,在合作中真正實現本國產業的發展。
商務部談對美高粱反傾銷措施:對國內基本沒影響
對于中國商務部18日出臺的對美高粱反傾銷措施,高峰表示,這是一起獨立的貿易救濟調查案件,調查和裁決是嚴格按照世貿組織的相關規則和中國的相關法律開展的。
有記者提問,目前中國針對向美國高粱采取的措施,對于中國國內的個人和公司也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中國如何應對這種影響。
高峰回應說:“這是經過我們認真評估的,總體對中方影響不大。比如谷物,中國自身就是糧食生產大國,糧食產量總體呈上升的趨勢,2004年至2015年中國連續12年糧食增產,2016年、2017年糧食產量在6億噸以上,保持了歷史的高位。根據統計,中國自美國進口的小麥、玉米等谷物的數量占國內消費量的比例不到2%,主要是調劑品種的需要。因此,即使加征關稅,對國內消費也基本沒有影響。對于可能面臨的負面影響,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們有條件、有辦法、有能力,化解貿易摩擦帶來的挑戰。”
3月出口不理想與貿易摩擦有關?商務部回應
有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問,中國3月份的出口并不是很理想,除了季節因素,是否也反映出口的不確定性,今后走勢怎么樣?最大的逆差來源領域是什么地方,是否跟中美貿易摩擦有相關關系?
高峰表示,今年3月份,中國外貿出口確實出現一些波動。3月中國出口1.11萬億元,同比下降了9.8%;進口1.14萬億元,同比增長5.9%,貿易逆差297.8億元。這主要是受春節因素的影響,企業往往會趕在春節之前突擊出口,節后先啟動原材料的采購和進口,隨著工人的返崗,生產和出口在正月十五之后才會逐步地恢復正常。從歷史數據看,2010年-2018年,有7個年份都在2月或者3月出現單月的貿易逆差。
高峰指出,世界貿易組織剛剛發布的最新報告預測,2018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增長4.4%,國際市場需求總體上是增長的。同時,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進一步鞏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國外貿發展的內生動力在不斷增強。從總體上看,中國外貿穩中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高峰表示,目前個別國家只顧自身的利益,推行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確實給國際貿易帶來了不確定性,特別是給企業的預期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使戰后推動各經濟體共同發展的多邊貿易體制遭到了破壞,這也是今年各經濟體面臨的共同挑戰。
高峰說,中國將繼續開放市場,積極擴大進口,這既是中方愿與世界各經濟體實現共同發展的需要,更是滿足中國人民對高品質生活追求的重要舉措。中方從來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無論順差還是逆差,都是市場形成的。中國將進一步促進對外貿易持續、健康、平衡地發展,推進貿易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