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楊 軍
相比前幾周的IPO上會企業,昨日(4月10日)上會的4家公司并非市場矚目的“獨角獸”,不過也不乏值得投資人關注的亮點。
根據發審委工作會議此前的公告披露,昨日上會的IPO企業共有4家,分別是:長城證券(保薦機構:興業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彤程新材(保薦機構:國泰君安)、紫林醋業(保薦機構:中德證券)、江蘇新能源(保薦機構:南京證券、華泰聯合)。
據證監會網站披露,昨日發審委的審核結果為3家(長城證券、彤程新材、江蘇新能源)過會,1家(紫林醋業)取消審核,其中長城證券是今年來通過發審委審核的第4家擬IPO券商,紫林醋業是九鼎集團今年被證監會調查以來,九鼎系投資企業中的首家上會企業。
過會3家企業凈利潤均超3億
證監會昨晚披露的信息顯示,長城證券是今年來通過發審委審核的第4家擬IPO券商,同時A股也將迎來第34家上市券商。對此,有大型券商非銀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券商行業未來是凈資本的競爭,因此券商不上市對競爭力會有較大影響,而申請IPO的券商基本都符合上市條件,所以也不難理解這一現象。
近年來,券商行業增長速度較快的一些創新業務如兩融業務、質押式回購、場外個股期權等大多對資本金有較高的需求。據招股書披露,長城證券此次IPO募集資金的主要投向為“加大資本中介業務的資金配置規模”和“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擴大資本型業務的投資規模”。近年來,長城證券融資融券業務占營收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過會的3家企業,2017年的凈利潤都較為靚麗,均超過3億元,其中長城證券的凈利潤更是達到8.9億元。
此外,雖然IPO審核速度明顯放緩,但2018年1、2、3月份每月待審核數量仍分別環比下降了52、28、55家。對此,廣證恒生認為,除預先披露企業數量同樣呈現減少以外,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主動終止審查的企業數量增加了。據證監會披露,2018年1~3月,終止審查的企業數量分別為12家、17家、41家,總數達70家,且呈現逐月上升的趨勢。
紫林醋業為九鼎系投資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紫林醋業的前十大股東中有三家九鼎系公司,分別為嘉興九鼎策略一期、煙臺昭宣元盛九鼎、嘉興昭宣元安九鼎,這些公司合計持有紫林醋業13.72%的股權,其執行事務合伙人均受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控制,且根據相關的合伙人協議,上述三家九鼎系結構及其投資業務以及其他活動之執行、管理、控制、運營的權利屬于普通合伙人,為一致行動人。公開資料顯示,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九鼎投資的全資子公司,而九鼎投資是九鼎集團的控股子公司。
九鼎集團是國內知名投資機構,不過今年3月23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根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紫林醋業是九鼎集團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以來,九鼎系投資企業中的首家上會企業。
據紫林醋業招股書披露,紫林醋業于2012年8月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2015年2月公司進行了第一次股權轉讓以及第一次增加注冊資本,引入九鼎系的上述三家企業成為公司股東。
另據Wind資訊統計,自2016年下半年IPO提速以來,九鼎系投資的公司有20家實現了A股上市,其中有13家公司在2017年登陸A股,占全年全部A股IPO企業總數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