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木
據環球網消息,近段時間以來,越來越多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和央行研報顯示,他們已經開始將海外的黃金儲備運回國內,這個海外當然指的是美國等西方國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眼下,有近60%的受訪者認為黃金的吸引力在上升,而68%的受訪者表示本國的黃金儲備就應該存儲在本國。
(各國已經開始運回黃金儲備)
同樣的調查內容,在3年之前只有50%受訪者支持,這事兒就有點反常了。我們都知道,黃金作為避險資產非常受歡迎,幾乎每個國家都有所儲備,在大多數人眼中投資黃金的安全性很高,還能夠規避美元波動帶來的風險。
但無論是美元還是黃金,大部分還是由美國說了算。比如,美國的金庫中存著7000多噸黃金來自80多國,也包括中國。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各國非要把黃金儲備放在美國呢?
一定程度上,這其實是歷史遺留原因。這些儲備不是別國主動運過去的,而是用外匯直接購買的,各國在美國黃金市場購買黃金避險,需要的時候就可以隨時賣出,換成美元或者其他貨幣。
(全球80多個國家都將黃金存在美國)
相對于長途運輸來說,將黃金存在美國的成本更低,更加便捷,因為全球最大的黃金交易所就在美國。
但本質原因,還是因為美國的“實力強大”,按照美國自己的話說,這是地球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有了這樣的超級大國背書,安全感自然比很多政局動蕩的小國政府要靠譜得多。而美國為了維持霸權秩序平衡,一般也不會動這些黃金,這樣的格局又形成了美國對黃金定價權的牢牢掌握。
在經濟好的時候,各國傾向于相信美國,但到了現在美國實力不斷滑坡,且行事作風越來越極端的情況下,很多美國盟友也動了將黃金運回國內的念頭。
特別是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和盟友凍結了俄羅斯的黃金儲備,讓很多國家感到后怕,原來美國可以隨意處置他國的資產,美國的信譽漸漸崩塌,各國開始將黃金儲備運回國,畢竟運輸成本再高,也比黃金儲備被沒收了強。如今看來,雖然耶倫剛剛離開中國,但也沒有給世界各國帶來信心,全世界拋美債,買入黃金已經形成了潮流。
(去美元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由于近年來的政治風氣轉向,德國從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行動,德國政府耗時四年,一共運回了674噸黃金回國。
各國運黃金回國,除了對美國失去信任外,更重要的是在去美元化的大背景下,投資者紛紛探討本幣結算,減持美元資產的路徑,因此黃金成了更好的避險選擇。而這種趨勢在去年達到頂峰,2022年全球黃金總需求高達4700多噸,同比飆升18%,各國央行瘋狂增持,創下近11年以來的新高。
(拜登并不希望看見美元的頹勢)
黃金的強勢無法取代美元,但或許能成為美元王座崩潰的開始,雖然這個過程將會很漫長,但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美元只不過當了60年的霸主,白宮就企圖一勞永逸控制所有國家,這才是癡心妄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