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暑假期間,放假在家的孩子常到樓頂露臺玩耍,希望引起物業和有關部門的重視,莫讓通往天臺的門成為安全飛地。
(資料圖片)
據本報此前報道,不同地區甚至不同小區的天臺門有著不同待遇,有的大門敞開,甚至沒有門;有的不僅關閉,還結結實實上了好幾道鎖。
資料圖圖文無關
市民關注天臺門并非沒有原因。近年來,樓頂安全事故屢有發生。2021年,四川一名8歲男孩、安徽一名10歲孩童均不幸從天臺墜亡;就在前不久,河南一小區兩名兒童從頂樓通風管道口墜亡。既然有安全隱患,鎖上不就得了?事情沒那么簡單。對高層住戶來說,一旦發生火災等緊急事故,天臺門就是疏散門。
上鎖是安防的需要,不鎖是消防的需要。一道事關居民生命安全的門,非得在鎖和不鎖之間較勁嗎?根據《消防法》,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消防人員介紹,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日常處于鎖閉狀態的疏散門,應有措施保障在火災時從內部方便打開。可見,天臺門不能鎖死,但也不必時時敞開甚至不設門,只要保持暢通便于打開即可。
在保持天臺門暢通的同時,怎樣避免變成一開了之?對此,有物業工作人員建議,通過加裝攝像頭,實時監控是否有人登上天臺,一旦發現就能立即阻止;同時,家長也要做好安全教育,禁止孩子到樓頂玩耍。物業與家長雙管齊下,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除了人防,技術層面也可為天臺門設置必要的安全裝置,比如“電磁鎖、電控門”等類似功能的設備,發揮科技優勢,遠程控制。也必須看到,建筑的高度、住宅的類別等都會影響門鎖適用性,具體可行性如何,需要有關部門充分驗證。
天臺門這個陳年舊患不該成為被遺忘的角落。也許各個樓棟具體情況不同,統一規定并不容易,但面對住戶的救命之門,再難也不能無視。小細節里藏著市民大大的安全感、幸福感,為開關困境找尋解決之道,讓天臺門成為安全門,并非小事。
(原標題:莫讓樓頂露臺成安全飛地)
來源:北京晚報記者張悅
流程編輯:U01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