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千年銀杏樹下挖呀挖呀挖,種傳統的種子,開文化的花;在臨沂孔廟里挖呀挖呀挖,種傳承的種子,開經典的花。”6月22日,臨沂孔廟開展“相約孔廟·共度端午”主題活動,讓青少年體驗端午民俗,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進一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郁郁蔥蔥的千年古銀杏樹下,身穿漢服的講解員帶領孩子們誦讀儒家經典,感悟先賢教誨,仿佛重現千年之前學生讀書的情景,為孔廟增添了更多的活力。
端午節是“五毒蟲”開始活躍的時段,人們有“畫額”的習俗。老師在孩子們的額頭用朱砂畫“王”字,寓意著孩子們健康順遂,快樂成長。
“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等等。”明倫堂內,孩子們紛紛搶答,在歡快氛圍中加深了對端午節習俗的認知。
過端午,當然少不了舞龍。舞龍又稱玩龍燈,古代人們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創意課堂中孩子們跟隨老師的步驟動手制作舞龍,近距離感受節日氛圍,給孩子們不一樣的體驗。
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在沉浸式的活動中體驗到傳統節日帶來的樂趣,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臨沂孔廟未來將繼續研發傳統文化課程,引導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喜愛傳統文化,增強青少年文化自信。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紀偉 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