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勞動節與運動會相遇
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
【資料圖】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
勞務發展公司的“運動健將”
在各自崗位上
踐行勞動精神
憑借過硬技能本領
向著目標沖刺
讓我們一起跟隨鏡頭
看一看他們
在“碼頭賽場”的精彩表現吧!
碼頭上的“體操”
雙手扶欄桿
做一個托馬斯全旋
雙腳穩穩地落地?
不不不
這可是安全操作規程中
絕對不允許的
滾裝碼頭上
一些大型特種機械設備的駕駛室
高達2-5米
滾裝商品車司機
要靈活地操控著這些龐然大物
把它們裝卸在指定位置
在從駕駛室出來下車梯時
可不能耍帥
需要司機雙手牢牢抓住車體欄桿
只有雙腳踏實扶梯
緩慢地移動
穩穩地踩地
才算是真正完成了一次裝卸
這樣的流程
司機們一天要重復近百次
碼頭上的“標槍”
師傅舉著這么長的桿子
是要投擲標槍?
不
他是在對集裝箱進行綁扎作業
以保障它們在海上運輸時
安全穩固地到達目的港口
這些加固桿短的有15公斤左右
加長版的有25公斤左右
鋼鐵材質,分量十足
每次船舶到港
裝卸師傅都要
按照船方綁扎要求
進行加固拆裝作業
每天的固定動作就是
舉起重重的加固桿
將鴨舌頂端裝到集裝箱鎖眼里
或者從集裝箱上拆卸下來
每天來上幾十組
不僅能夠加速血液循環
極大地提高臂力
還能大幅增加身體協調性
碼頭上的“射擊”
一名身著黃色工服的員工
正在用一個槍型物體
瞄準一輛嶄新的商品車
他在干什么?
這是滾裝商品車理貨員
正在用手持掃碼槍
掃描車輛信息
通過掃描
車架號被上傳到滾裝車輛管理系統中
用以核實信息
確保每輛商品車都記錄在冊
通常掃描一輛商品車
需要舉著掃碼槍
8-15秒的時間
整個過程全身不能觸碰車體
在作業高峰期
3到4名理貨員
在一個班次需要掃描近千輛商品車
碼頭上的“解說”
身著黃色工服的女員工
面朝幾塊屏幕
正在用話筒說著什么
難道她是一名解說員?
不
她是散貨碼頭的一名司衡員
正在通過話筒與現場司機進行交流
耐心解答司機問題
通過查看攝像系統
她能看到每輛車車廂的苫蓋情況
全面落實環保要求
通過觀察衡重系統能
向客戶提供關于提貨車輛的
各項準確數據
保障貨運質量
避免超限超載
這種信息化作業系統
實現了火運、汽運、
卸船、敞口箱的聯動作業
大幅度提高了作業效率
日出入庫作業量屢創新高
碼頭上的“裁判”
這名員工正在比劃著什么
就像體育比賽中的裁判一樣
其實
他是一名滾裝商品車定位指揮
正在指揮車輛入位
商品車司機駕駛車輛
即將進入指定位置時
要完全聽從定位指揮的引導
定位指揮
將雙手揚起舉在胸前
拇指不停地擺動
就是指引駕駛員安全前行
在車輛需要停止時
定位指揮會單手攥拳
通過這些手勢
再加上口哨的輔助
才能指揮車輛完美入位
尤其在船艙內定位時
受環境、光線影響
且兩車之間
最多只能留10厘米距離
難度較大
這不僅是對定位技術的考驗
更是需要定位指揮與駕駛員的
相互信任和完美配合
定位指揮比了個“OK”
司機下車
圓滿完成任務
勞動,是五月最美的景色
光榮屬于勞動者
幸福屬于勞動者
一直以來
勞務發展公司的一線員工
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
勞動最美麗的觀念
釋放創造潛能
將勞動精神融入時代價值
形成深學勞模精神
弘揚勞動精神
大興工匠精神
錘煉產業精神的干事風氣
如今
他們正在廣闊的津港大地上
匯聚磅礴合力
共同唱響勞動光榮的動人樂章
讓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名片”
更加閃亮!
文/圖 張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