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社銀川8月25日電(記者鄒欣媛)受今年黃河來水偏枯、降雨偏少和高溫天氣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目前,寧夏中部干旱帶和南部山區等地區農作物不同程度受旱。為緩解旱情,寧夏多措并舉全力保障灌區作物及時灌溉,降低損失。
記者從寧夏水利廳了解到,今年黃河寧夏下河沿水文站徑流量較去年偏少12%,全區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8攝氏度,降水偏少4%。為此,寧夏統籌協調用水指標緊缺的縣區開展用水權交易,緩解灌溉水源不足的難題。其中,吳忠市紅寺堡區近期積極對接引黃灌區各市縣跨縣域開展水權交易,目前與石嘴山市平羅縣達成初步協議交易用水指標2000萬立方米,保證作物灌溉關鍵期有水可用。
寧夏還加速推進抗旱調蓄水庫等工程建設,三大揚水泵站滿負荷運行超60天;及時啟用農業抗旱應急備用機井,備足備好抗旱應急物資,最大程度保證供水正常。
同時,寧夏統籌干渠上下游、左右岸、揚水與自流,采取提前灌、錯峰灌、水到即灌、拉長灌期、跨渠聯調等調度手段,有效削減用水高峰。吳忠市鹽池縣按照農作物需求,調高揚黃灌區和高效節水補灌區的畝均配水,壓縮灌溉周期,緩解灌區農作物受旱情況。
針對防汛關鍵期存在的旱澇并存、旱澇急轉災害風險,寧夏對全區范圍內的干渠、供水工程、水庫、淤地壩等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確保工程安全運行。
截至目前,寧夏引黃揚黃灌區各大干渠累計引水36.26億立方米,占夏秋灌計劃指標的83%,最大程度滿足灌區農作物灌水需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