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傳統銷售旺季,TOP100房企3月份銷售數據也延續了此前良好的增長態勢。據中指研究院數據,TOP100房企3月份單月銷售額環比上升36.7%,同比上升24.6%。
(相關資料圖)
此外,今年一季度,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17589.5億元,同比增長8.2%,也是去年以來首次實現增長。
展望后市,中指研究院表示,當前各地因城施策有望持續推進、部分城市購房者置業情緒亦有所改善。一季度二手房置換的改善需求尚未完全進入市場,這部分需求入市或將對新房市場形成一定支撐。但當前市場也面臨較多不確定性,考慮到支撐2月份、3月份需求恢復最重要的因素是積壓需求的集中釋放,這一因素在二季度對市場的支撐作用將會邊際轉弱,二季度銷售有望回歸正常市場節奏。
購房者信心恢復
具體來看,今年一季度,除TOP31至50陣營外,其他陣營銷售額均實現增長。
其中,TOP1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742.6億元,同比增長10.8%;TOP11至3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247.2億元,同比增長13.4%,增速最快;TOP31至50房企銷售均值為114.8億元,同比下降5.2%,但降幅持續收窄;TOP51至10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58.5億元,同比增長5.4%。
中指研究院表示,TOP30房企緊抓政策端利好和購房預期上升機遇,加速推盤,加大營銷力度,銷售額快速回升。TOP31至50房企銷售額略顯疲軟,與其布局緊密相關,從市場復蘇情況來看,城市表現各異,該陣營企業布局多且較為單一,受影響較大。
此外,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超半數TOP100房企累計業績同比增長,其中同比增幅大于30%的企業數量達到38家。
部分央國企累計業績增幅超50%;綠城、龍湖等優質民營房企的累計業績增幅也在30%以上。
對此,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政策面持續給予房地產市場支持,購房者信心有所恢復,開始入市購房。不過一季度銷售的增長大部分是去年積壓需求的釋放,隨著一季度釋放完畢,二季度房企業績仍然面臨一定的挑戰性,尤其是布局三四線城市的房企,將會面臨較大的壓力。
房企投資仍將以謹慎為主
從拿地情況來看,銷售端的復蘇也帶來拿地活躍度的提升,截至今年3月份,民營企業拿地金額占比較去年同期有明顯增長。
雖然在三四線城市城投仍然是支撐市場穩定的主力軍,但在核心22城市,城投拿地比例已經降至35%,為去年以來最低,較去年一季度高峰下降55個百分點。其中杭州、蘇州、北京土拍幾乎難見城投出現。
此外,2月份至3月份拿地金額TOP15榜單中,民營房企占比已提升至半數左右。
對此,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房地產競爭格局還不清晰,在年初多城推出優質地塊時,民營房企緊抓時機積極補倉。房企拿地主要遵循“優中選優”策略,愿意以較高成本拿下后續去化具一定保障、利潤空間相對較大的地塊,對低成本、去化難的地塊仍持較高的謹慎態度。二季度預計隨著房企收金情況有所改善,民營房企的拿地參與度或將進一步提升。
克而瑞研究中心預計短期內房企投資仍以謹慎為主,“換倉提質”為先,重點投資城市聚焦在核心一二線以及部分有人口支撐、產業支撐且市場回暖更為明顯的強三線。
“不同城市房地產市場呈現分化的背后,是經濟基本面和購房人群需求的巨大差異,經濟基本面好,有人口流入且有產業支撐的城市,房地產市場韌性較強,發展潛力較大,這些地區也是房企當前聚焦的區域?!彼渭t衛表示,不過仍有譬如廣州等部分城市,盡管基本面較好,但短期內庫存壓力較大,開發商布局仍然較為謹慎。(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陳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