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2月30日電?題:會展密集 檔期不斷——中國經濟復蘇步伐加快
新華社記者周強、丁樂
2022華南國際車展暨新能源汽車展覽會23日開幕;第三屆廣州國際智慧物業博覽會25日舉行;第二十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30日亮相……作為國際會展之都,廣州琶洲展館內再現人聲喧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2月30日,觀眾在車展上參觀拍攝。當日,第20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在位于廣州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拉開帷幕。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城市會展年底密集登場,正是中國經濟韌性足、潛力大的鮮明例證。
會展業高度聚合人流、物流、信息流,撬動關聯產業巨大。近年來,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不少展會延辦甚至停辦,展館一度門可羅雀。如今,中國各地加快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各地展會漸入佳境。
2022年歲末之際,中國有西安國際車展、海南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暨海南國際跨境電商貿易展覽會、首屆福品博覽會、石家莊第十七屆國際動漫博覽交易會等多場展會正在舉辦。
2023年伊始,展會也是排期滿滿。鄭州國際會展中心2023年展會檔期規劃已經全面啟動,籌劃項目達73個,預計展出面積200萬平方米以上,將恢復到常年70%水平。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2023年3-4月份展會排期已經出爐。
在業內人士看來,會展是恢復生產、拉動銷售最好平臺之一。歲末年初,會展密集舉辦,一方面有利于帶動消費、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另一方面有利于提振行業信心,為市場打下強心針。
事實上,會展是行業企業同臺競技、交流促進、跨界融合的舞臺,更是觀察中國經濟和產業發展的一扇窗口。正在此間舉行的深圳文博會,共3402家各類主體參展,文化產品和項目“上新”超四成。
第二十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上,新技術、新應用層出不窮,集度汽車機器人公司發布首款汽車機器人和純電轎跑,廣汽集團五大整車品牌包館展出。廣汽集團負責人說:“廣州車展的舉辦有利于推動復工復產,提振行業信心,促進社會消費。”
12月29日,參觀者在第十八屆文博會上體驗裸眼3D空氣懸浮成像。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展會密集舉辦的“溢出”效應,釋放出對投資、消費的陣陣暖意。“大灣區舉辦多個展會,顯示出地方政府的積極態度和決心,給了我們企業信心。”嘉士伯集團中國區總裁李志剛說。在12月底的粵港澳全球招商大會上,集團與佛山市簽約將建一個年產50萬噸啤酒、總投資30億元的工廠。
總部位于英國的勵展博覽集團12月底落子深圳。“將大灣區的產業集群、地理輻射及會展環境等多重優勢與公司的行業資源及國際化的線上線下辦展能力充分結合,我們看好中國會展業發展。”勵展大中華區總裁鄭智生說,“勵展計劃在深圳推出汽車、包裝、新材料等優質展會,助推深圳乃至大灣區企業在國內外業務的持續增長。”
一直以來,為推動會展業加速復蘇,中國不少城市持續加大支持力度。北京規劃臨空區會展消費片區,廣州強化會展業高質量發展,成都升級會展產業版圖,廈門發布措施優化辦展環境……據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全國新增展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
廣交會四期展館外觀(12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廣州致力于打造國際“會展之都”。作為國家重點工程,廣交會展館四期擴建項目已投入使用,擴建后展館總建筑面積超162萬平方米,展覽總面積62萬平方米,已崛起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會展綜合體。
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羅政介紹,接下來廣州將加快推動會展業全面恢復發展,支持展會跨界融合,通過發揮廣交會展館這一全球最大會展綜合體的平臺作用,推動展會實現國際化、品牌化、數字化發展。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劉松萍表示,諸多推動會展業發展的政策利好讓業界持續看好中國2023年會展業前景。未來中國會展業將呈現新趨勢,比如線上線下融合舉辦將成標配,會展營銷模式持續創新、國際化程度提升等。
關鍵詞: 經濟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