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3.65%,較前值下調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3%,較前值下調15個基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LPR非對稱下調顯現政策深意,既體現了為實體經濟“降成本”的政策初衷,又能避免企業利用貸款資金空轉套利。同時,5年期以上LPR超預期下調,將為居民按揭貸款“減負”,提振剛需住房需求,再次釋放“穩地產”信號。
隨著本次5年期以上LPR再下調,房貸利率的低位也將刷新——最新首套房貸利率可低至4.1%。業內人士測算,按貸款金額100萬元、期限30年、等額本息還款估算,平均每月可減少月供支出約88.48元,未來30年共減少利息支出約3.18萬元。
LPR下調有利于促進
信貸有效需求回升
上周,超預期政策性“降息”落地,為本月各期限LPR下調打下基礎。
8月15日,人民銀行開展4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2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分別降至2.75%、2.00%。
當前,加快信貸需求釋放“箭在弦上”,政策端正著力破題實體融資需求不足。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7月社融、信貸數據超預期回落,企業、居民信貸需求不足,主要反映了預期轉弱背景下實體融資需求不足的問題。當前經濟基礎需更加穩固,這是“降息”的前提。而寬信用需要降成本支持。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在MLF政策利率下調、銀行負債端壓力減輕和實體融資需求不足等多因素影響下,8月LPR報價跟隨下調,將對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提振市場主體信心、促進信貸有效需求回升發揮積極作用。
這已是LPR年內第三次下調。今年1月,1年期LPR與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調10個基點、5個基點。今年5月,5年期以上LPR單獨下調15個基點,創下2019年8月LPR改革以來最大降幅。年初至今,1年期LPR累計降幅為1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累計下降35個基點。
5年期以上LPR超預期下調
強化“穩地產”預期
基于穩地產和防套利的綜合考量,此次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實現非對稱下調。
專家表示,控制短端LPR水平,可以避免企業利用貸款資金空轉套利。而由于企業中長期貸款以及住房按揭貸款均參考5年期及以上LPR報價,5年期及以上LPR更大幅度下調,有望進一步“穩樓市”。
“在中長期貸款需求更需提振的局面下,壓降長端LPR利率將有效降低居民和企業的融資成本,改善其加杠桿的意愿。”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稱,目前1年期LPR已處于相對較低水平,在此情況下,若再引導1年期LPR下調超過10個基點,可能誘使企業套利,導致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而無法流入實體,降低政策效果。
伴隨著5年期以上LPR下調,房貸利率也刷新低位。根據央行、銀保監會此前發布的《關于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全國層面新發放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從LPR調整為LPR減20個基點。這也意味著,首套房貸款利率最低將降至4.1%。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主管龐溟表示,5年期以上LPR不對稱調降15個基點,既可以降低購房者的按揭成本和月供,推動銀行進一步降低貸款利率、積極放貸,滿足居民合理購房需求,又能促進開發商回款,助力確保房屋交付,逐步扭轉信貸和地產的復雜形勢、扭轉市場對經濟和地產的預期。
溫彬表示,從明年1月1日開始,今年LPR累計下調的效應將體現在居民的月供當中,利息節約、可支配收入增加下,有望提振居民的消費預期,從而為擴大內需、提振經濟帶來一系列“正反饋”。
后續政策或將組合出擊
5年期以上LPR仍有下行空間
此次LPR下調后,還有下降空間嗎?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鑒于推動樓市回暖正在成為提振信貸需求、改善市場預期、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的關鍵,預計接下來5年期以上LPR報價會延續更大幅度下調勢頭。
龐溟認為,年內還有超過2.5萬億元MLF到期,未來央行可能繼續擇時適度縮量續做,同時,逆回購操作規模仍較為謹慎。考慮到貨幣政策的主要發力點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重點在于推動寬貨幣向寬信用轉變,下一步,在總量工具上可能采用資金成本更低、期限更長、調節銀行資金結構更為便捷的降準措施。
“預計后續政策還將組合出擊,針對重點領域實施金融支持。”明明表示。(記者 范子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