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居民儲蓄、消費和投資意愿呈現出“一降兩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傾向于“更多消費”的居民占23.2%,比上季增加0.5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占58.0%,比上季減少3.8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投資”的居民占18.8%,比上季增加3.3個百分點。對下季度,物價預期指數為58.6%,比上季下降4.2個百分點。對下季房價,18.5%的居民預期“上漲”,54.1%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4.4%的居民預期“下降”,13.1%的居民“看不準”。
中國人民銀行同時發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銀行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為40.2%,比上季上升22.8個百分點。銀行業景氣指數為71.9%,比上季上升6.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銀行盈利指數為66.0%,比上季上升4.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上升0.6個百分點。貨幣政策感受指數為67.7%,比上季下降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上升4.8個百分點。
在經濟復蘇力度不斷加大的情形下,各方面的信心正不斷得到修復。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力?;謴秃蛿U大消費事關大局,關鍵還是要看到并有針對性地化解矛盾、疏通“堵點”和“難點”、激活需求,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使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出來。
日前,一系列支持消費的舉措相繼推出,如,從文旅局長短視頻直播出圈,到游船飲茶、漢服體驗,各地運用各種新創意、新場景,提升消費體驗,刺激消費活力持續釋放。所以,在問及未來三個月準備增加支出的項目時,與上季相比,增幅最大的選項是“旅游”,占比大幅增加10.7個百分點至24%。
從線上消費來看,同樣可圈可點。一是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8時,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300億件,比2019年達到300億件提前了99天,比2022年提前了18天;二是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4月6日公布的數據,2023年3月份中國電商物流指數為108.3點,比上月提高1.1個點。電商物流指數是反映城鄉居民線上實物消費趨勢的重要指標。
可以預期的是,隨著消費市場加快回暖,消費潛力不斷被激發。同時,居民儲蓄也將逐步回歸常態,積累的超額儲蓄有望轉化為新的消費動力。
居民投資意愿上升,更多的是基于對經濟增長的信心。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呈現恢復向好態勢,多個主要經濟指標向好,市場預期明顯改善,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強勁。如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日前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回升正如當前春暖花開、生機盎然,全年將呈現增長加快、物價穩定、就業充分、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良好態勢。
從資本市場層面來看,我國不斷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持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振了市場發展信心。特別是隨著全面注冊制的落地,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體系的制度得到夯實,市場價格發現和資金運轉效率將得到提升,并有望引入更多增量資金,從而提升投資者的投資意愿和信心。
(經濟日報記者姚進、證券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