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作為昭通名小吃的昭通小肉串在全國各地聲名鵲起,不僅成為極具代表性的地域符號,更串起了集肉牛養殖、屠宰、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育出了一個增強產業發展活力,促進群眾就業的聚寶盆。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昭通中心城區的一條條美食街逐漸熱鬧起來,穿行其間,幾乎所有美食街都有昭通小肉串燒烤店。許多人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后,都會尋一家昭通小肉串燒烤店,點上一把滋滋冒油的昭通小肉串,再配上一個烤得焦香的燒洋芋,一口下去,隨著味蕾的刺激,一份滿足感升騰起來,這似乎已經成為昭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有了醬汁的浸潤和炭火的炙烤,昭通小肉串成為蜚聲省內外的一道美食,也帶來了發展的機遇。昭陽區守望鄉土生土長的村民虎杰就瞅準這一商機,連同幾個當地的年輕人趁著昭通小肉串發展的良好勢頭,于2018年5月成立了云南清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并于2019年12月開始組建小肉串穿制項目。
該公司管理員馬傲特介紹,經過兩年的運行,公司推出的小肉串不僅在云、貴、川進行銷售,還打開了上海、廣州、浙江等地的銷路,年產量4000萬串左右,產值約1700萬元。公司主要以本地小黃牛為原材料,每年消耗近400頭肉牛,帶動了養殖戶的發展,同時也為當地群眾增加了近百個就業崗位。
公司務工人員馬關英告訴記者,她以前是在餐館里當服務員,2000多一個月,建廠之后就來到這里工作,順便照顧老人和孩子。主要是計件,多勞多得,旺季的時候能掙一萬兩千多元,淡季的時候有五六千元,照管了家里,也為家里增加了一份收入。
守望鄉是昭陽區的“黃牛之鄉”,全鄉現有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3個,養殖戶2156戶,肉牛飼養量12506頭,年出欄9078頭。今年33歲的馬永林是卡子村的肉牛養殖戶,養殖肉牛十一年了。近兩年,隨著昭陽區肉牛產業和昭通小肉串產業的發展,馬永林增強了發展信心,養殖規模也逐年擴大,他也成為了云南清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養牛供應養殖戶。
卡子村肉牛養殖戶馬永林介紹,他養牛養了11年了,從一開始的三四頭,養到現在有四五十頭,發展很好,每年出欄五六十頭,經濟收入增加了很多。特別這兩年,小肉串這個行業對肉牛的需求量很大,養殖場養殖的肉牛一部分銷往外地,云南清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訂購了很大一部分。接下來想擴大規模,希望肉牛產業,小肉串產業能做大做強。
據了解,接下來,昭陽區將準確把握產業發展方向,引導支持守望鄉黨委政府培養一個年交易量達6萬頭的交易市場,扶持建設一個標準化牛羊屠宰場,培育引進以小肉串為代表的深加工企業10家,建成一個規范化牛肉交易市場,打造一條以優質牛肉為主導食材的美食街,培育1個區域知名品牌培養小肉串產業,打造一個以“牛鄉”文化打造特色小鎮,積極探索“美食+旅游”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最終形成產值6億元的全產業鏈。
云南網記者沈迅通訊員王明艷邱俊彭玉婷李潔 攝影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