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曲靖市宣威市寶山鎮堅持產業振興賦能鄉村振興,以一村一品為工作思路,立足自身氣候、位置、海拔等優勢,結合實際重點發展特色產業,幫助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盛夏時節,走進寶山鎮安益村草莓種植基地,一株株健壯的草莓苗長勢喜人,叢叢綠葉映襯下的一個個嬌艷欲滴的草莓,散發著淡淡的甜香。基地負責人衛升華和工人正穿梭在草莓地里,忙著采摘草莓。
宣威市升凱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衛升華曾在會澤縣種植草莓長達6年,那時候效益相當好。為了帶動家鄉經濟的發展,他放棄了在會澤縣長期打拼下來的產業,2018年回到家鄉種植草莓,剛開始在土地流轉方面遇到了困難,種下去的草莓因為季節性缺水,產量比較低。鎮、村兩級積極幫助他加大土地流轉規模,修通機耕道和鋪設水網,草莓基地生產條件得到了不斷改善,草莓的產量越來越高。衛升華介紹:“我們合作社2018年投資1200余萬元,建設草莓基地500畝,分揀車間700平方米,基地用工量長期有220人,種出來的草莓根本不愁銷路,拉到北京、上海、廣州就銷售掉,一年的產值有700多萬元。”
(資料圖)
“我家就是附近的,我來基地幫他們拔草、摘草莓,我覺得一天也不算累,一天有80元的工錢,一年有14000多元,可以照管家里,還掙得著錢,我覺得挺好的。”正在分揀草莓的安益村村民陳雪高興地說。
基地采用“黨支部+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模式,采取土地流轉、訂單農業、就業增收、技能培訓等方式,發揮資源優勢,每年支付務工費400多萬元,支付土地流轉費用20萬元,200余戶農民在家門口就近務工增加收入,還有一部分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增收致富。
近年來,基地從產品端發力,走綠色發展的路子,打好綠色食品牌。按照“新農業+創品牌+育龍頭”的發展思路,利用安益村海拔2300米、氣候多變、生態環境優越等資源優勢,豐富產品系列,提升農產品質量,提高附加值,促進優質高端產品種植推廣,打造高原特色現代工業產業原地,今年成功創建成省級綠色食品產業基地。
走進宣威市寶山鎮海西村玫瑰花種植基地,一踏進基地,一陣陣玫瑰花香撲面而來,紅艷艷的玫瑰花開成了一片花海,幾名村民正在采摘玫瑰花。
2014年7月,寶山鎮通過建立祥瑞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玫瑰花種植,寶山鎮黨委政府從農戶手中將土地流轉過來,租給合作社建玫瑰花種植基地。最初有社員5人,現已發展到125人,發展食用玫瑰基地870畝。
基地負責人耿傳東介紹,“基地每天都有來自曲靖、昆明等地的游客100多人,他們自己采摘鮮花然后帶走,每天銷售給游客的玫瑰花200公斤。為提高玫瑰鮮花附加值,合作社還建立加工廠,加工凍花、玫瑰餅的玫瑰花餡。現在有100多人在基地務工,每天每人打工收入80元。為帶動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合作社發展社員大力種植玫瑰花,現在海西村就有40多戶人跟著我們一起種花。”
“我以前在合作社打工,幫他們種花,技術成熟后我就自己種,我自己種了四年了,今年種了44畝,種出來的花賣給合作社,雖然今年市場不好,但合作社收購我們的花比市場價偏高,我今年的44畝玫瑰花,每畝產700公斤玫瑰花,8元每公斤,總產值有25萬元。我覺得效益挺好的,下一步還要擴大種植面積。”合作社成員張開運開心地說道。
寶山鎮黨委組織委員邱云梅介紹,“寶山鎮著重從產業端和產品端發力,扶持壯大一批特色產業種植主體,提高產業發展組織化程度,以產品特色化、品牌化為抓手,著重打造一批叫得響,立得住的特色農產品。”
近年來,寶山鎮全面構建“特色產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不斷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新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2個、農業龍頭企業3個,新增蔬菜、中藥材、花卉等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9萬畝。新增機耕機播面積5.5萬畝。創建了穩自牌、寶黃、紫云寶、滇蘸等在全市叫得響、立得住的農特產品品牌。
云南網通訊員秦玲玉徐章喜攝影報道
關鍵詞: 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