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戰疫·幫儂忙”,滬上這個小應用幫了大忙
收到求助咨詢類等訴求8116件,“新民幫儂忙”今日頭條號、“新民幫儂忙”微信公眾號、新民App等總曝光量達8590.18萬,抖音在線收看量達5.9億……上海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戰疫·幫儂忙”這個網上小應用,發揮了大作用。
記者了解到,根據上海市委宣傳部和上報集團黨委的部署,3月25日22時,在眾志成城、共克疫情的特殊時刻,新民晚報秉承“與民分憂 為民解難”的特殊擔當,在新民App、“新民幫儂忙”今日頭條號、“新民幫儂忙”微信公眾號等各端口推出融媒體互助服務類平臺——戰疫·幫儂忙。3月31日下午2時,“戰疫·幫儂忙”融媒體平臺又在抖音上開設“上海疫情互助”入口,訴求渠道剛剛開通,立刻躍升至全國熱榜第11名,第一時間在線收看量就達891.2萬。截至4月5日20時,“戰疫·幫儂忙”融媒體。多平臺數據相加,“戰疫·幫儂忙”融媒體平臺全網關注度近6.8億。
“幫儂忙”忙到不停
在疫情封控期間,“幫儂忙”的團隊雖然大多居家辦公,但“在家”不離崗,比“在班”還要忙,手機、電腦幾乎被不斷涌入的“急難愁盼”刷屏。截至4月5日晚8時,平臺開通262小時,訴求總量8116件,平均每小時近31件,2分鐘不到就有1件,而記者每人每天要處理的求助和咨詢達29件,整個團隊的工作時間從早上6時至深夜12時,每天長達18小時。
對于緊急類求助,平臺首先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建立了快速直達的“綠色通道”,在市民已撥打熱線的前提下,形成“緊急工單”,派發相關部門“提速辦理”,并由記者參與“提級督辦”機制,跟蹤回訪,確保問題能在第一時間,實實在在得到解決。其次,平臺也歸納梳理出一批各部門、各街鎮、各居委會的緊急聯系方式,記者直接與相關各方協調溝通,推動解決方案的盡快落地。最后,對于確實缺少政策指引的疑難問題,通過速報、內參等形式報送決策部門,加以推進,目前平臺已發速報82條,而血透化療等急救危重病人就醫、癌癥晚期病人照護、集中隔離點管理、外地來滬支援物資對接等問題已形成11篇內參上報。
而對于非緊急類的求助、咨詢,一是聯系相關部門問詢后,當即予以回復;二是提供相應的“找得到人”的溝通渠道,讓訴求人自行對接;三是做好備注,待疫情封控結束后,繼續跟蹤推進。
“幫上忙”屢上熱搜
“戰疫·幫儂忙,一定幫上忙”——平臺團隊面對群眾最操心、最煩心、最揪心的訴求時,這不僅是紓解焦慮無助的承諾,更是“為民解難”的“軍令狀”。78位患有疑難病癥的高危孕婦,待產中因小區封控無法就醫,記者聯系醫院、社區,消除了她們的后顧之憂;外孫女越洋發來求助:“救救我外公”,再生障礙性貧血老人因多日沒有輸上“救命血”,生命垂危,記者撥打10多個電話后,“綠色通道”開啟;5歲惡性腫瘤男孩求化療、癌癥患者求急救、危重病人求血透……記者跨區、跨鎮、跨街道、跨小區、跨醫院協調,在得到緊急救助后,病人家屬表達的是“被暖到”的感動——“上海有愛”“上海很暖”。
因為“幫上忙”,平臺發布的《上海封控小區緊急保障78位孕婦》《救救外公 上海老人輸上“救命血”》《上海患病男孩在院區解封后入院化療》 《上海乳腺癌病人求助后專車閉環接送》《疫情管控下 如何開啟就醫綠色通道》《2歲寶寶身患惡性腫瘤已入院化療》等多篇報道沖上今日頭條、抖音全國熱榜,最高排名第6位。
大家一起“來幫忙”
“新民為‘民’。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報社領導發出總動員令后,“戰疫·幫儂忙”不只是新民晚報群眾工作部“單兵作戰”的陣地,它更是新民晚報社全報系盡銳出擊、同心抗疫的“大戰場”。在這支融媒體“混合裝甲旅”中,有來自經濟新聞部、科教衛新聞部、焦點新聞部、長三角工作室、黨政辦、文化新聞部、全媒體編輯部、東方體育日報、新民周刊等主動加盟的多路強援,而更多生力軍也正源源不斷在趕來為民排憂解難的路上。
而身處抗疫報道一線的同仁們也紛紛為“戰疫·幫儂忙”點贊、加油、勤吆喝。科教衛記者更是將“戰疫·幫儂忙”的海報送進了方艙醫院,更廣泛提升了平臺的社會影響力。
“能為群眾‘幫上忙’,是新聞工作者的最大價值!”這是每一位主動舉手參與其事的同仁共有的心聲,他們在積極做好社區志愿服務的同時,也把“戰疫·幫儂忙”當做弘揚志愿者無私奉獻、友愛互助精神的又一平臺——“幫一個是一個,幫一件是一件”,努力化解著群眾在艱難時刻的“急難愁”。戰疫·幫儂忙,一定幫上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