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美女主播”的騙局還只是游走在直播的灰色地帶的話,接下來曝光的另一種行為則是將不法的雙手伸到了你我的手機、電腦當中。各種靜默安裝的捆綁安裝軟件,其實就是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一種行為。
在315晚會演示的例子中,用戶只不過是在正常使用“Wi-Fi鑰匙”時點擊了屏幕中的“打開”“連接”的按鈕,軟件就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后臺靜默下載某些有利益關聯的第三方軟件。這些軟件由“Wi-Fi鑰匙”直接下載,有的更是能在手機后臺自動完成安裝的操作,由于下載、安裝的行為不需要經過用戶的同意,這些軟件通常都不會把用戶體驗放在首位,反倒會在肆意竊取用戶數據的同時,在用戶的手機中展示廣告、“一客兩吃”。
這種捆綁安裝的行為不僅出現在手機上,即使是電腦也逃不掉捆綁軟件的困擾。以315晚會中展示的“PC6.com”為例,這個自稱建立在1999年,全國排名前三且不接受任何廣告的“非營利網站”,就在軟件的下載界面中動了手腳,在正常的下載按鈕旁邊放置了顏色更鮮艷、面積更大的“高速下載”按鈕,想辦法讓用戶使用網站提供的下載器進行下載、安裝。
而這些下載器往往就是網站“藏污納垢”、捆綁靜默安裝的大本營。根據報道,這種靜默安裝的下載器背后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用戶只想下載一個軟件,但下載器通常會二話不說地為用戶捆綁6個不同的軟件和相關的瀏覽器拓展。即使用戶認真地取消了所有了預裝選項,但有些下載器依舊會不管不顧地靜默安裝捆綁軟件。至于這些未經用戶同意的靜默安裝軟件,自然也是用戶電腦卡頓、飽受彈窗廣告困擾的根本原因。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些下載器是網站實現高速下載的保證,但根據采訪中相關人員的講解,這類下載器其實根本不會起到加速下載的作用。而那些捆綁軟件的背后,說到底也是赤裸裸的推廣費用。
但真正扯下網站遮羞布的,還是315晚會曝光這種行為之后這些網站的操作。以315晚會點名批評的PC6.com為例,在節目曝光后,網站第一時間移除了下載頁面碩大醒目的“高速下載”按鈕,只剩下“PC6本地下載”的選項,可能由于功能上線匆忙,這個新增的下載按鈕甚至沒來得及被描述文字居中放置,讓這個下載頁面看起來更像一個鬧劇。
其實在今年年初,國家網信辦就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進行了修訂,《規定》中明確提供者不得通過虛假宣傳、捆綁下載的行為誘導用戶下載。同時分發平臺也應負起監管的責任,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
但可能是非法成本太低的原因,部分網站依舊選擇鋌而走險,為了一己私利而違背用戶的信任,將用戶當作自己的搖錢樹。想要規范互聯網軟件下載,我們需要法規、監管、檢舉、懲治這四個角度的通力協作,同時也需要正確的行業風氣作為引導,才能讓下載站以用戶體驗為核心,提高用戶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