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抖音號上,朱光翔正在與國內視頻通話
俄烏局勢風云突變。
北京時間2月24日上午,俄羅斯在頓巴斯地區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烏克蘭首都基輔等城市傳出爆炸聲,基輔市政府發出防空警報,要求所有人立刻前往民防避難所避難。2月25日,烏軍方表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被俄軍控制,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宣布全國總動員,為期90天。2月26日,烏克蘭基輔市市長宣布,該市地鐵轉為避難所,不再提供運輸服務……
2月26日,烏克蘭中國浙江基輔同鄉會常務副會長徐成強在抖音視頻上發了一段視頻,向所有關心烏克蘭局勢的人介紹了目前在烏克蘭的浙江人情況。“現在最值錢的就是中國護照,中國人撤僑回國了就安全了,現在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正在統計人數,并要求我們把文件等重要的東西全都隨身攜帶,只要來專機了就會立刻通知我們,我兩個孩子因為疫情還沒有去辦護照,大使館說了,馬上為我們開放辦理,大使館不會落下一個中國人的。”
實際上,烏克蘭和中國的貿易來往頻繁,中國也是烏克蘭的第一大貿易合作伙伴,如何在俄烏沖突下保障中國企業的自身利益不受損害? 本文采訪了相關企業了解情況。
有1000多位浙江人在烏克蘭 大使館正在進行撤僑工作
“早上五點多的時候,我們被炮聲震醒,外面在交火,我們透過窗戶就能看到遠處的火光。”在抖音直播間里,烏克蘭敖德薩中國商會會長朱光翔說道。
朱光翔從1997年就來烏克蘭打拼了,從來沒想過會遇到戰爭。昨天是俄烏沖突的第六天,對于還留在烏克蘭的朱光翔來說,外面的情況更為嚴峻了。他介紹,敖德薩有很多中國商人,“在敖德薩的華商大部分來自浙江,絕大部分從事貿易業、零售。”
朱光翔介紹,自當地時間24日清晨,烏克蘭局勢突變起,他和其他同鄉都密切關注本地新聞,“敖德薩離基輔較遠,但也有戰斗,”目前對烏克蘭中國商人來說現在的情況有些艱難,而首當其沖的就是匯率的波動。
讓在烏克蘭的中國同胞們安心的是,目前中國駐烏克蘭使館迅速發布《關于請在烏中國公民高度注意安全的提醒》,其中包括盡量待在家中不外出,遠離窗戶和玻璃,在家門口、車身等位置插上中國國旗等重要提醒。包括朱光翔在內的在烏華僑華人急速響應,一面面五星紅旗出現在城市顯眼處。這抹亮眼的中國紅,也在戰火紛亂中給予華僑華人們力量。
徐成強是浙江青田人,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已經做了26年的生意,如今已是烏克蘭中國浙江基輔同鄉會常務副會長。從2月21日開始,他們就嗅到了一絲危機,“從那天開始,大家在群里就開始互相提醒囤積食物,做好準備。”徐成強介紹。
浙江省外辦領事處處長阮潔介紹,目前在烏克蘭還有1000多名浙江僑胞,留學生大約170多人,大使館將會做好撤僑工作。
據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網站消息,為便于開展目前危機形勢下的各項準備工作,即日起,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開始對已登記中國公民信息進行核對。部分人員護照號碼、所處城市等關鍵信息缺失,將會接到使館工作人員的問詢電話,請務必配合,以免屆時對自身造成影響。有關電話不涉及任何財務信息和具體安排。后續事宜請密切關注使館發布的通知。
國內商人密切關注局勢發展
外貿企業面臨匯率波動及結算風險
實際上,敖德薩是烏克蘭重要的港口城市,當前整個港口都處于停滯狀態。這讓遠在中國的方銳(化名)憂心忡忡。“公司主營冷凍水產品的出口,目前運出去貨物的貨款基本上都已經收到了。但是隨著局勢加劇,一部分烏克蘭客戶陸續計劃逃離基輔,這對后續的交易非常不利,”方銳說,“不僅如此,與俄羅斯方面的交易也被迫放緩了。有消息顯示俄羅斯可能會被踢出SWIFT系統,這就代表他們不能用美元付款了。現在我們正忙著和他們對接,如果俄羅斯方面后續能用人民幣來結算,那后期合作會相對穩定些。”
匯孚集團有限公司的烏克蘭業務負責人蔣文亮也時刻關注著敖德薩的情況,運載著最近出口的價值一百多萬美金鋼材原料的船只還在附近海域漂蕩。“烏克蘭是我們主要的出口國家,現在業務基本上都停下來了。雖然周邊國家也有一些市場,但份額遠不及烏克蘭,我們公司受到的影響很大。”
對于蔣文亮來說,讓國內的企業揪心的還在于烏克蘭匯率的巨大波動。“據我所知,在烏克蘭的很多地方,商家已不接受電子支付,只收現金,原因是格里夫納兌美元的匯率從28:1一路升到33:1,貶值很厲害,這直接影響到了企業的發展。”
中國是烏克蘭第一大貿易伙伴 去年1-10月雙邊進出口額為157億美元
在烏克蘭的中國人對局勢焦慮的同時,不少與烏克蘭有貿易來往的中國企業也高度關注俄烏沖突。據海關發布的信息顯示,2021年1-10月中國與烏克蘭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157億美元,相比2020年同期增長了39.7億美元,同比增長32.2%。除此之外,中國更是烏克蘭的第一大貿易伙伴。
烏克蘭有世界糧倉之稱,據美國農業部統計數據,2020/2021年度烏克蘭的小麥產量為2542萬噸,占全球產量的3%,但出口1685萬噸,占世界出口量的8%;除玉米外的其他粗糧如大麥等產量為3959萬噸,占世界產量的3%,但出口量為2815萬噸,占世界出口總量的12%;玉米產量為3030萬噸,占世界產量的3%,出口量卻高達2386萬噸,占世界出口總量的13%。
基于烏克蘭發達的產業,中國與烏克蘭的貿易也相當密切。其中涉及鐵礦、玉米、大麥等多種產品。據中國海關統計,2021年中國進口烏克蘭1740.6萬噸鐵礦石,占中國進口總量的1.55%,除此之外,中國進口烏克蘭823.4萬噸玉米,占中國進口總量的29%(2019年該比例為86%);中國進口烏克蘭大麥321.2萬噸,占中國進口總量的26%。
反觀國內對烏克蘭的出口情況,則以制造業產品為主,其中對烏克蘭出口最大的項目是三輪車、踏板車及類似裝置,總金額為3.39億美元;其他如電話機、殺蟲劑、自動數據處理機、燈具等各類五金、機械、電子、箱包、服裝、日用品等。
一位接近浙江進出口貿易數據的人士介紹,浙江與東歐的貿易關系非常密切,與烏克蘭的貿易額排在俄羅斯、波蘭之后。進出口占全省的0.5%,出口占0.6%,進口占0.3%。貿易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鐵礦砂、糧食和原油。
杭州多家超市透露,目前杭州的小麥價格和銷量幾乎沒有變化,近期葵花籽油的價格不會漲價,貨源還是正常供貨。
外貿企業需加強收匯跟蹤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提示風險
當前俄烏局勢持續在演變,局勢的任何變化可能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貿易造成影響,后續收匯風險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信保營業部建議企業密切關注俄烏沖突局勢變化,加強收匯跟蹤,關注出口風險。對于與烏克蘭的貿易,加強與買方的日常溝通,盡可能以書面方式確認債權,充分保障好自身的出口權益,做好應收賬款催收工作。對于貨物在途的,注意控制貨權,做好貨物處理預案。對于已經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企業,可向保險公司通報風險情況。
除此之外,浙江信保營業部還提醒企業,對于近期來自烏克蘭的訂單,未發貨部分建議暫緩,謹慎發貨。
另外還需密切關注俄羅斯匯率波動可能引發的拒收和拖欠風險,對于西方國家可能采取的金融制裁手段,建議采取人民幣等更為安全的貨幣,近期暫緩接取大額訂單,對于確有需要的,建議與買方協商采取預付款的結算方式,加強收匯跟蹤。(商報記者 朱光函 通訊員 陳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