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網點不辦理存取現金業務?”“那錢要怎么取出來?”……但凡和銀行、現金相關的新聞事件總能在第一時間引起市民的熱議。這不,近期“央行規定個人現金存取不得超過5萬元”以及“兩家銀行突發公告稱即將停辦現金業務”一下子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和反響,但其實無需過度解讀和擔心。業內人士表示,銀行存取現金的限制是出于反洗錢、確保國家金融安全,而對基礎業務的停辦只是銀行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業務發展的一大趨勢。隨著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和完善,未來會有更多銀行或將進一步壓縮或停辦現金業務。
兩家銀行宣布將停辦現金業務
“一石激起千層浪”,于市民來說,和錢有關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近日,北京中關村銀行發布公告稱,經向有關監管部門報備,將于4月1日起停辦現金收付業務,停辦渠道包括營業網點柜面和ATM機自助渠道。而在此前不久,遼寧振興銀行也發布停辦柜面和ATM 現金業務的公告,稱為集中資源提升電子銀行的服務能力,經主管人民銀行批復,將于3月1日起停辦柜面現金存取款、零錢兌換、殘損幣兌換、自助設備存取款等現金業務。
“那取錢怎么辦?”銀行也給出了解決辦法,確需現金服務的,可轉賬至他行辦理,由該行免收轉賬手續費。但依舊有不少市民表示,“辦不了現金存取,那還是銀行嗎?”“下載APP操作,那老年人存取款怎么辦?”但其實,這兩家銀行停止現金業務之所以會被通過,源于它們都屬小型民營銀行,服務的主要對象大多是企業和年輕客戶,老年客戶比例極低;而且這兩家銀行規模小,線下網點少,絕大部分存款是通過線上或同業往來吸收的。它們停辦現金業務,其實對廣大民眾存取款業務影響相當有限。
業內人士也指出,“兩家銀行停辦銀行網點現金業務的主要目的是節約線下業務成本,并集中資源投入到數字化服務能力的提升。”一位民營銀行人士表示,對于大部分民營銀行來說,留著柜臺、柜員、現金押送等,這些成本可能遠遠高于現金業務,“現金押運費用可能都比押運的現金多。”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銀行業務線上化的全面提升、現金業務的大幅減少,以及數字貨幣的全面推行、客戶金融素養的全面提升,再過幾年銀行停辦現金收付業務將會是普遍現象。
銀行網點會否迎來關停潮?
“銀行網點關停潮來了嗎?”人們不僅發出這樣的疑問。
中信建投曾指出,隨著數字化浪潮的到來,銀行業務的離柜率正在逐漸走高,傳統柜臺業務的數字化替代使得商業銀行網點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網點數量也在逐年下滑。記者根據銀保監會行政許可信息梳理發現,剔除受合并、包商銀行重組等影響后的機構,2021年至今共有1221家銀行網點“關門謝客”。
但業內人士表示,“‘關停潮’的說法為時尚早。”消費習慣的改變,使得越來越多的用戶偏向選擇手機銀行、網上銀行辦理業務,作為主要獲客渠道的物理網點地位被逐漸弱化,“基于網點的綜合運營收益和成本考慮,適時減少網點數量,有助于提升盈利水平,同時也可以調整業務發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和完善,全面推廣與使用只是時間問題,顯然,銀行停辦現金業務,也有為未來數字貨幣全面到來進行預熱或做好相應準備。隨著數字人民幣的通行,銀行將會進一步壓縮現金業務空間,并通過大力發展線上業務來彌補現金業務縮減帶來的不足,這是未來銀行業務改變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小型銀行不能錯過這樣的歷史機遇,需要趁早布局。
而銀行通過構建“網點+App+場景”形成銀行3.0模式,能夠在線上獲取流量反哺線下渠道;而線下渠道通過進一步升級改造,能夠提供更舒適的環境與更優質的服務,這樣的銀行網點生態就具備可持續性。
存取手續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到目前為止,沒有收到正式通知。”對于市民們關心的,“停辦現金業務”以及“存取人民幣5萬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的,手續上會不會很繁瑣”這樣的疑問,記者專門走訪了杭州某城商行,工作人員表示,并沒有收到暫停現金業務的通知,只要帶上身份證和銀行卡就可到相關營業網點直接存取。
“只是5萬以上(包括5萬)需要提前預約,營業網點會根據預約準備現金,前一天4點前可隨時預約。”第二天帶上身份證和銀行卡到預約網點提取。“其實手續也沒有特別繁瑣,就是常規的,了解并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而對于市民們關心的,3月1日以后會不會有新的規定要求,工作人員回復,“到目前為止,并沒有收到相關的正式通知說3月1日之后有什么新變化。”
對于存取款金額的限制,是為完善國內反洗錢的監管制度與力度、規范反洗錢的行為、做好洗錢或恐怖融資等系列防控工作,央行、證監會、銀保監會三大部門已發布《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且將于3月1日開始實施。(記者 葉曉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