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大潮中,新手媽媽們被淹沒在各種“科學育兒”短視頻中,她們嚴謹按照食譜比例制作輔食,為孩子補充各種營養素……她們已經做到最好,但依然不時陷入焦慮之中。
一邊是媽媽們無處安放的焦慮,另一邊卻是仍有大量嬰幼兒在發育最為關鍵的時期沒有得到合理喂養。
根據2020年年底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中國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為4.8%,6至17歲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率為1.7%。
問題出在哪里?
這當然不是媽媽們的問題,她們已經竭盡全力。我們很難給出一個全面的答案,但最直接的原因不難發現——母嬰科學營養沒有得到正確而有效的普及。
但也要看到,近些年社會各方正在為母嬰營養改善做出努力。
7月15日,2023嬰幼兒營養國際研討會召開,這場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君樂寶乳業集團承辦的國際研討會將目光聚焦在母嬰營養健康上,其中“生命早期1000天”被反復提及。
這不是一個新概念,但對普通大眾來說依然陌生,而這一概念的普及或許是母嬰營養深入人心的開始。
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公共事業
一切要從一批被無意發現的健康檔案講起。
上世紀中期,一位名為巴克爾的英國學者發現一批從1911年開始記錄的英國郝特福德郡居民的出生和健康檔案,之后他開始了一場漫長的大樣本調研。
他追蹤了1萬5千名英國郝特福德郡居民的健康狀況,驚訝發現,如果一個成年人在胎兒時期存在發育遲緩等問題,那長大后更容易患上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
他還跟進研究2萬4千名在荷蘭饑荒時期懷孕的女性營養狀況,同樣發現,如果一名孕婦營養不良,那生下的孩子在成年后更容易患上心腦血管等疾病。
“這說明生命早期的某些現象為孩子的終身打上了烙印。”1986年巴克爾的研究結果在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上發表,他在論文中如此總結道。
文章一經發表,便在醫學界和營養學界引發巨大轟動,越來越多學者開始關注嬰兒期營養狀況與成年后所患疾病的關聯,相關成果形成了之后著名的“多哈理論”(DOHaD),其核心觀點是生命早期1000天的營養攝取對成年后的健康狀況和一生的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生命早期1000天”(Early Life?1000 days),是指胎兒時期的280天,出生后到2歲之間的720天,世界衛生組織將這1000天定義為一個人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
隨著研究的不斷推進,近些年,“生命早期1000天”愈發在國內得到重視。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提出,要通過6項重大行動提高人群營養健康水平。其中第一條就是推動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提高孕產婦、嬰幼兒的營養健康水平。
2022年,中國營養學會發布最新版《中國嬰幼兒喂養指南(2022)》,為生命早期1000天這一成長關鍵期提供了科學、實用的喂養指導。
但普及嬰幼兒時期的科學喂養談何容易,擺在面前的考驗包括且不限于:其一,我國嬰幼兒營養不足是一個長期難題,生長遲緩率在三十年前高達33%,近些年取得不俗成績,但依然達到4.8%。其二,城鄉之間存在明顯差異,2020年版的《中國居民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率農村約為城市的2至3倍。其三,隨著我國生育政策調整,二胎三胎政策出臺,高齡、多產次產婦比例增加,對新生兒安全、母嬰營養保障等提出更高要求。
基礎薄弱、城鄉不平衡、需求提高……有太多坎兒需要一一跨過,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管理成為一項需要長期堅守、克服復雜的公共事業。
好在我們有無數的人正在為此而奮力搏擊。
一場科研含量極高的大會
7月15日在石家莊君樂寶科學營養研究院,一場聚焦“生命早期1000天”的國際研討會召開,來自全球十個國家的嬰幼兒營養領域知名專家、資深嬰幼兒營養品產業從業人員齊聚于此。
會場上,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汪之頊分享道:“合理營養對兒童體格生長發育、腦功能和認知發育,以及免疫功能平衡發展、過敏性疾病風險、對感染性疾病抵抗力等均具有重要影響。”
來自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醫院的兒科主任 Yvan Vandenplas教授則用實驗數據證明,含有水解蛋白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能有效預防易敏兒童的過敏癥狀。
這是中國首個全面關注嬰幼兒營養的國際研討會,探討的話題涵蓋婦幼營養、母乳研究、特殊營養需求、嬰配奶粉配料最新研究進展等嬰幼兒營養科學領域的熱門議題。包括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蔡威、北京大學教授張玉梅、慕尼黑大學兒科教授Berthold Koletzko、多倫多大學教授Richard Bazinet等數十位國內外專家分享了觀點和最新科研成果。
若長期關注嬰幼兒營養領域會發現這次大會的可貴之處。它打破了國內外的界限,中國母嬰營養研究起步較晚,母嬰營養前沿研究成果和發布平臺仍主要集中在歐美發達國家,這次大會相當于搭建了一個平臺,為中外專家面對面交流創造條件。
更為重要的是,它打破了研發和產業應用的界限。過往行業大會往往出現兩個現象,科研學界所辦的大會通常聚焦在研究結果本身,難以推動后續的應用與轉化;商業企業所辦的行業會議,通常以商業宣傳為主要目的,科研含量不高。
科研與產業的脫節是當前阻礙行業創新發展的原因之一。在母嬰營養前沿研究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方面,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約為30%,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這次大會君樂寶作為承辦方規避這兩方面問題,將重點放在科研成果交流,又與產業落地相結合,想要推動領先科研成果在中國的應用與轉化。
企業一端連接千千萬萬消費者,另一端直接決定產品能否滿足消費者需求,這一特殊的身份也決定了它最適合去扮演推動科研成果落地的角色。
例如,關于母乳低聚糖的研究顯示,母乳低聚糖是一種存在于母乳中的特殊類型的碳水化合物,對嬰幼兒的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無論國內國外,母乳低聚糖都是當前的研究熱點。君樂寶已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所長蔡威進行關于母乳低聚糖的相關臨床研究。
在大會上,蔡威教授說道:“隨著科技的發展,母乳有益成分的研究仍在不斷的深化,我們做成和母乳一樣的配方乳粉任重而道遠。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研究仍有差距,但是像君樂寶這樣有責任的企業,我相信加大投入,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趕上甚至超過國際水平。”
又如,在益生菌的研究上,名為“副干酪乳桿菌N1115”的益生菌是君樂寶的自主知識產權菌。張玉梅教授深度參與N1115與嬰幼兒奶粉的研究,在大會上她分享這株益生菌對6-24月齡剖宮產嬰幼兒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有益作用。
任何科學研究都是為產品的創新發展,只有產品落地,才能夠對健康起到促進作用。
“只有觀念,只有研究是不可以的,一定是要有產業界的產品落地落實到千家萬戶,才能促進全民的健康,所以在這一點上所有的企業應該擔負著重要的產品創新發展的責任,也有幫助提供健康產品的責任。”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在會后采訪時說道。
君樂寶破題思路:用科學營養護航早期喂養
此次大會是一個切口,讓外界得以看到產學研各界對嬰幼兒營養的探索和努力。對于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干預這項長期而復雜的公共事業,君樂寶也從企業的角度給出自己的破題思路:以科學創新為基礎,搭建科研平臺,和專家學者攜手,參與母嬰營養健康事業。
在大會上,君樂寶宣布攜手行業專家構建常態化全球母嬰營養科研交流共享平臺——“嬰幼兒營養研究全球科學專家委員會”。按照官方說法,君樂寶要匯聚全球智慧,全面啟動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研究,以科學營養為中國寶寶提供更好的營養支持。
為更好滿足寶寶營養需求,君樂寶在數年前便開展母乳研究項目,建立母乳樣本庫。通過對母乳樣本中重要活性成分如乳鐵蛋白、骨橋蛋白、母乳低聚糖進行檢測,研究各種營養素隨哺乳時間的動態變化情況,為嬰幼兒奶粉的母乳化精準開發提供數據支持。
還與各大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提升嬰幼兒奶粉配方的科學性。如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合作成立實驗室,主要開展母乳數據庫建立及功能成分研究,還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四川大學、美國范德堡大學等展開合作,針對母嬰營養、配方奶粉及乳制品等產品和自有益生菌株的功效等方面開展多項臨床和動物模型研究。
系列研究成果最終轉化為君樂寶嬰幼兒奶粉。
例如,A2型蛋白質由于相比主流的A1型蛋白質奶粉更能緩解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腸胃不適,在2018年得到市場追捧,外資乳企先后搶灘中國的A2蛋白奶粉市場。在這一細分產品的競爭中,憑借長期的研發投入,君樂寶成為第一個打破A2型奶粉進口壟斷的國內乳企,于2019年向市場推出了君樂寶至臻A2型奶牛奶粉。
諸如此類的不斷創新升級,君樂寶形成豐富的產品矩陣,既有如樂鉑等大眾線產品,也有如優萃、詮臻愛等高端線產品,讓科學喂養普及到更多普通家庭。
從人生第一步到全家的健康守護
一個老故事講了很多遍,但依舊能體現君樂寶的使命感。
2012年,君樂寶創始人魏立華和合作伙伴作為中國包裝協會的代表團,到德國參加國際包裝展覽會。此次代表團一共去了幾十個人,除了魏立華之外的每一個人,到達機場安頓好后的第一件事情,都是立刻出發購買嬰幼兒奶粉,而且全部是成箱成箱地往回搬。在這趟行程之后的15天時間里,魏立華不好意思拿出自己的名片,就連旁人問他是做什么,他都不敢開口說自己是在國內做乳制品的。
回鄉途中,魏立華心緒難平:我一定要在河北石家莊做出好奶粉,否則中國乳企在世界都抬不起頭來。秉持這份初心,2014年在國外品牌市占率高達80%,國產品牌夾縫生存之時,君樂寶切入嬰幼兒奶粉市場。
九年后,國產奶粉品牌憑借過硬品質市場率不斷提升,已達到70%左右,中國乳業真正抬起頭來。
當下,君樂寶又闡述了一幅新畫面:以舉辦中國首個全面關注嬰幼兒營養國際研討會為新起點,把企業發展融入全年齡段人群營養健康事業。
過往幾年,中國人對于健康的重視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在此背景下,君樂寶再次秉持初心,它要從“人生第一步”開始為全年齡段人群提供健康守護。
從嬰幼兒營養養育到服務國人健康升級,這意味著產品研發難度、品質把控難度等等都要升級。而君樂寶依舊充滿自信,其底氣在其過往二十多年所創造的兩個模式。
為從根本上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君樂寶全球首創全產業鏈一體化模式,并將科學技術與乳業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深度融合,形成科技化產業支撐。從牧草種植、奶牛養殖、生產加工全產業鏈一體化都做到自有、自控。近年來,君樂寶僅在草業和牧業領域的投資就超過80億元。
形成“六個世界級”模式,用世界級的奶牛育種,世界級的研發平臺,世界級的先進牧場,世界級的領先工廠,和世界級的供應商,及世界級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確保產品的高品質。
今年年初,君樂寶正式啟動科學戰略,以科學布局全產業鏈,用科學營養為全年齡段人群提供精準的健康升級解決方案,致力于實現“成為中國營養健康乳制品企業領先者”的愿景。
此次研討會是君樂寶科學戰略布局又落一子,體現君樂寶的責任使命,從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到以科學營養呵護人生每一步。
深耕乳業市場二十八年,君樂寶向來以“攀登者”的姿態向上奮進。當腳步站穩時,它沒有停下步伐,擔起職責選擇再次攀登。(來源:虎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