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信物業集團董事長:鄒吉福
經營與管理有什么區別?我們通常把經營和管理合起來叫經營管理。但是,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企業家曹德旺曾說過,經營有“道”,管理有“術”。對公司而言,經營是核心,是先導;管理是基礎,是為經營服務的。
一、澄清認知:“經營”與“管理”
彼得·德魯克有一句名言:“管理者,就是把事情做得正確的人。企業家,就是做正確的事情的人。”經營是把不確定的事情確定下來,而管理是把確定的事情,高效率的做出結果。經營是選擇做正確的事,而管理是正確的做事。
1、經營是戰略性話題,靠的是系統性
經營是企業通過差異化的產品或優質的服務進行盈利過程,面向市場和社會,強調外部競爭,關注結果。
經營研究市場,目的是創造利潤,經營的工作目標是生錢,讓公司持續賺錢(開源)。經營解決量、本、利的問題;解決企業如何能夠活下來(活下來的要素:現金流+盈虧+資產);解決的是方向、戰略、市場、效益。經營考驗企業制定戰略及戰略落地的能力。
經營是一道選擇題,選擇做什么和選擇不做什么,企業在制定戰略前,首先要想清楚,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放棄什么?離開這三個基礎問題,戰略就是空談。做企業與做人一樣,做人追求的是活的卓越、活的長久、活的健康、活的快樂,做企業也當如此。當今企業間的競爭重點不僅是產品間的競爭,更是商業模式間的競爭。公司經營者既要懂得盈利的關鍵,更要有制定戰略和協調社會關系的能力。
2、經營的對象:機會(經營從找顧客開始)
彼得·德魯克說:“企業的唯一目的就是創造顧客。”管理是成本,經營是利潤。管理就要花錢,經營不一定需要花錢。
經營的內容是滿足顧客需求,在顧客的需求鏈上創造更大的價值。經營的工作成果是有下限而無上限。
第一、經營的過程就是刪除的過程,做經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專注越好。刪除和戰略無關的事情;刪除對公司貢獻小的產品;刪除對公司貢獻小的客戶;刪除對公司貢獻小的人員。
第二、經營的過程就是整(聚)合的過程。整合資本,整合人才,整合技術和產品,整合渠道。經營的工作重點在于整合與交換。
第三、經營的過程也是創新創造的過程,通過改善提升,讓企業隨市場的變化快速應對。
第四、經營是尋找機會,對外拓展市場商機,防范風險,擺平重大事項和交易談判。(擺平就是水平)
3、管理是戰術的問題,靠的是專業性
管理講的是戰術的問題(查漏補缺),就是讓經營正常走下去的手段。管理指向的是標準、細節、過程。管理是一種對內的思路,制度管人,流程管事。關注過程,強調效率。
管理解決責、權、利的問題;管理考驗建班子、執行戰略的能力。
4、管理研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彼得·德魯克說:“管理的本質是為了提高效率。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用管理。”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成果。
管理的目的是效率,管理的工具是“文化+制度+流程”。管理的內容是計劃、流程、標準、檢查、溝通反饋、激勵改進。管理的工作重點在于計劃與控制,成果是有上限無下限。
二、經營為管理設計目標,管理是經營的一種手段
經營以時常為綱,管理以人為本。公司經營者理解經營與管理兩者的五個核心不同點。
第一、產生根源不同:經營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有上百年的歷史;管理是集體勞動的產物,從原始社會至今,有上千年的歷史。
第二、在學科上,管理包容經營;在企業內,經營包括管理。
第三、變與不變的不同:經營以市場為導向,天天在變;管理不能天天變,相對穩定。
第四、藝術與科學的不同:經營是保密的,不能照搬,更趨向藝術;管理有模式,不保密,可以買得到,更趨向科學。
第五、對企業的重要性不同:在經營上,方向性錯誤絕對不能犯;在管理上,犯錯是局部問題。
作為公司經營者,在自己沒有想清楚該怎么辦或者看不清路的時候,都會選擇鉆進很多細節和事務性工作中。任何一家公司有三個“法”,第一叫算法,第二叫做法,第三叫說法。所以,一定要在算法上智高一籌,以小博大,以弱勝強……如果不能在算法上發力,怎么可能在做法上超過競爭對手?小米雷軍說:“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企業發展一定要滿足用經營去帶動管理。
在企業活動中,經營與管理雖然有所區別但又是相互滲透的、相互作用的且密不可分的。經營與管理必須共生共存,在相互矛盾中需求相互統一。
企業發展的任何階段,都是經營在前,管理在后,柯達膠卷、諾基亞等企業管理都非常成熟,也曾是各行業學習的標桿,但是他們都沒有走到最后,歸根結底還是他們的經營出了問題。如果經營策略不對,要再好的管理也無濟于事。管理是為經營服務的,什么樣的經營策略,就要匹配什么樣的管理模式。《孫子·虛實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這句話歷來被稱為靈活指揮戰爭的名言,指用兵作戰要根據敵情的變化來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不能墨守某種作戰方法。
在公司經營管理過程中,每時每刻都會面臨一定的風險,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企業經營的成果,小則資源浪費,資產縮水,大則暴雷倒閉。目前國內很多房地產企業和其他各類企業一樣,缺少優秀的經營者。一些經營者,眼光向內,輕經營,重管理,專注在企業內部的管理流程上,而忽視外部市場需求和競爭對手的變化,這樣會造成公司獲取外部機會的能力下降,而發生重大風險的概率上升。
因此,只有清楚了經營和管理的區別和聯系,才能更清晰自己的崗位職責和角色劃分,無論是在組織架構設置、選人用人、還是項目選擇,資源配置等方面,才能做出正確的區分和選擇。如果企業遇到問題,我們也能更清晰的判斷問題到底出在了經營還是管理,這樣就能夠對癥下藥,快速有效的解決問題。干部在提升經營的能力的同時,決不能放松管理工作。杰出的經營能力,加上優良的管理才能確保企業基業長青。
2023年2月5日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