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0日,以“創新 開放 融合,共迎生物經濟新時代”為主題的第十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下稱生物產業大會)在廣州國際生物島盛大開幕。
第十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開幕
本屆生物產業大會是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個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等生物領域權威性的18家國家級學會、協會,聯合廣東省政府共同主辦,廣州市政府具體承辦的中國生物產業領域高層次行業盛會。
今年是國家制定出臺《“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之年,規劃明確要將生物經濟發展成為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從2007年首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舉辦至今,大會舉辦了15周年。15年間,廣東一直將發展生物產業作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抓手,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已成為我國生物產業發展的高地。今年,在廣州舉辦中國生物產業大會的15年大慶,可謂恰逢其時。
按照專業化、高端化、國際化、市場化要求,本屆生物產業大會采取“線上+線下”的雙線并行辦會模式,舉辦1場開幕式、1場高層論壇、12場專業論壇、項目路演、產融對接、成果展示、專題科普等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吸引到全球創新生物資源向中國集聚,推動我國生物產業鏈條進一步培育和完善,促進生物產業加速發展。
開幕式迎重磅嘉賓致辭,高層論壇聚焦生物產業前沿話題。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亞平,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全國政協副主席何維先生等重磅嘉賓通過大會致辭及賀信等方式,表達對本屆生物產業大會的關注和祝福。其中,張亞平院士表示,我國生物產業正邁進生物經濟新時代的快車道,在這條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需要堅持不懈攻關前沿科學和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我國生物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陳竺院士在賀信中提到,生物經濟將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未來我國生物經濟總量規模將邁上新臺階,生物科技綜合實力得到新提升,產業融合發展實現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達到新水平,政策環境也將開創新局面。
據初步統計,本屆生物產業大會高層論壇邀請到諾貝爾獎獲得者、全球頂級生物產業專家等生物領域學術界、產業界、科研界大咖參會,在主旨演講、圓桌會議中全方位探尋生物產業的創新發展,彰顯我國在首個生物經濟規劃發布之年正式邁進生物經濟新時代。高層論壇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先生探討全球公共衛生、人類健康等熱點問題和發展趨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出席高層論壇并做分享
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先生發表《大科學計劃與國家使命》主旨演講,表示需要引導一些具有時代指征性的重大科學計劃,這應該是成為科學強國甚至成為科學王國的必經之路。
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發表主旨演講
此外,還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巴里·馬歇爾先生介紹全球生物技術發展趨勢;美國工程院院士杰·基斯林先生關于基因工程生物作報告,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馬克平先生,中科院天津工業所所長馬延和先生,以及上海聯影董事長薛敏先生等嘉賓,分別聚焦大科學計劃、生物多樣性保護、人工合成淀粉、高端醫療裝備等生物經濟的熱門細分領域發表主旨演講。
全球生物產業領域頂尖大咖云集,參會嘉賓涵蓋范圍廣、層次高。大會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先生特意為本屆大會召開致賀信,全國政協副主席何維先生通過視頻出席大會開幕式。還有國家發展改革、科技部、衛生健康委,以及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等國家部委和直屬機構的領導也應邀出席。省、市政府領導也到會出席大會開幕式。與此同時,全球頂級生物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生物產業界、投資界知名企業家,世界500強企業家等近萬名權威人士和業界翹楚也通過線上及線下方式參會,結合全球生物產業發展現狀及廣東省、廣州市生物產業發展實際,智慧碰撞,風云對話,共商生物技術創新、人類生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事,共議全國生物產業領域發展新態勢,為助推中國生物產業高質發展、建設“健康中國”獻言建策。
高維度論壇和針對性議題密集,共論生物產業發展新趨勢熱度高,官洲國際生物論壇是本次大會亮點之一。專業分論壇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逾百名高層次演講嘉賓,生物經濟各細分領域的精英、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圍繞中醫藥、分子診斷、創新投融資等專題,開展思維碰撞、話題研討、前沿技術分享。專業分論壇話題聚焦行業細分領域,如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高峰論壇、中國分子診斷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中醫藥創新研發與產業發展論壇、體外診斷技術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論壇、中歐先進生物醫療科技加速引進路徑論壇等。此外,同期套開的2022官洲國際生物論壇以“創新合作,共筑健康未來”為主題,圍繞前沿領域、國際熱點、產業布局、創新合作等話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助推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高地成為世界重要增長極,致力于打造立足珠三角、服務全國、影響世界的生物技術與產業交流和合作發展平臺。
豐富的議程和話題覆蓋全球生物技術發展趨勢、我國生物產業的發展現狀和機遇、前沿生物醫藥成果展示等多個領域。
發布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指數CBIB2.0,推動產融結合。會上,面向全球正式發布《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指數CBIB 2.0》(China Biomedical Industry Barometer,簡稱CBIB),提出全國指數、區域評價指標體系,形成引導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趨勢線”。通過選取重點省份、重點城市、重點高新區及經開區、重點園區,對生物醫藥產業進行量化、實時監測,構建支撐區域和產業主體之間的橫向對比,在縱向層面構建起對產業發展動態追蹤的長效機制。全國指數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進行綜合、動態、全方位評價;區域評價指標體系形成從問題識別、機會分析到對策建議的3個“一目了然”。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指數CBIB 2.0發布
集中展現廣州生物產業創新發展成果,生物產業呈現良性發展態勢。生物醫藥產業是世界創新的新興產業之一,而廣州正走在前列、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先后被納入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全國“百城百園”行動實施主體名單,本屆生物產業大會,將集中呈現廣州在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規模、集聚效應、創新能力上的綜合實力。近年來,廣州市生物醫藥產業保持年均增長10%左右的增速,生物醫藥企業數目由3800多家上升至6400多家,位居全國第三,2023年全市生物醫藥與高端醫療器械產業規模將力爭超過6000億元。在今年第一季度,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增加值384.78億元,增速達8.9%。其中,醫藥制造業同比增長37.7%,醫療設備與儀器制造同比增長13%。借助2022年第十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這一良好契機,對外展現廣州在打造生物科技成果展示、生物技術發布交流、生物產業政策宣傳和生物經濟合作交易綜合性平臺上的前瞻性布局和規劃,助力廣州打造產業集群,加快進位趕超,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產業高地。
貫徹落實“十四五”生物經濟規劃,打造高水平生物醫藥創新集聚區。進入生物經濟時代,“生物+”已逐漸成為支撐產業發展的重要動能之一。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現代生物產業體系,為生物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廣州作為創新資源豐富的城市,聚集了大量研發型生物技術公司,建立了系統完整的產業服務體系,已經實現了“1+1>2”的區域集聚效應。本屆大會全面展現廣州在堅持原始創新驅動下,生物產業結構升級邁上新臺階的發展潛能。目前,廣州多個生物產業領域戰略科技力量首次取得重大突破,如廣州實驗室等落地國際生物島,未來將推動生物科技變革性和顛覆性創新,為廣州生物產業注入強勁“源頭”動力。此外,多個重大產業創新平臺布局和建設雙提速,如白云山漢方、暨大基因2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納入國家新序列管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安全創新研究院、納米生物安全中心加快建設。與此同時,重大公共平臺服務保障能力也得到了不斷提升,建成了廣東省全部6家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機構(GLP)和全省近半、共39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等一大批新藥研發平臺。
首次增設公共服務平臺專業展區,新成果集中展示。為向與會觀眾全面展示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成果,本屆大會首次增設公共服務平臺專業展區,面向與會觀眾展示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成果,重點展示臨床前安全性評價(GLP)、臨床研究試驗(GCP)機構和合同研發(CRO)、合同生產(CMO)、合同研發生產(CDMO)企業等生物醫藥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此外,本屆大會同期舉辦線上、線下成果展覽,劃分多個專業展區。線上設置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云展廳,通過3D云展示充分展現國家認定的23個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發展成就和新成果。線下1萬平方米的展區以特裝展、形象展和企業展等多種形式呈現。線上線下展覽全方位展示國內外生物產業前沿技術、科研成就,給國內外生物企業或機構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
同期線上線下成果展覽展現國內外生物產業發展新成果
本屆生物產業大會匯聚全球頂尖生物大咖,世界前沿的生物產業發展趨勢和洞察,以及豐富多彩亮點紛呈的活動設計,有超過萬人次參與。生物產業大會作為生物企業、金融機構、科研機構、行業協會、政府部門之間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流的平臺,將加快廣州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步伐,推動創新發展所需的技術、資金、人才等高端要素加速向生物產業集聚,為廣東、廣州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撐。
第十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在廣州生物島舉辦
借助本次生物產業大會的舉辦,宣傳我國生物產業政策,加快推進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推進金融與產業、科研與應用、政府與企業有效對接,帶動產業協同發展,促進生物產業發展壯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