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太極集團發布了2021年半年報。國藥集團自今年4月全面入主太極集團后,太極集團業績開始全面換擋提速,盈利實現“V”型反彈。太極集團本身已實力不俗,而今年取得的亮眼業績更與其站在“巨人”肩膀上有關。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深入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協同、共同發展。2015年以來,由國務院國資委領導帶隊,數十家央企走進地方開展合作成為常態。
2021年2月25日,重慶太極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太極集團混改獲國務院國資委批文通過,同年4月15日,太極有限已完成了增資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并取得了重慶市涪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核發的《營業執照》。中國醫藥集團(以下稱:國藥集團)正式入主太極集團。國藥成為太極集團實控人以來,混改落地,僅僅半年,成效斐然,太極集團經營業績大幅攀升,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前三季度利潤增長近15倍
太極集團有關負責人此前曾表示,國藥集團正式入主后,公司自上而下主動向國藥集團對標對表找差距,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要求,腳踏實地求發展、聚焦聚力抓落實,圍繞“融合、重塑、提高”三大經營管理目標,聚焦醫藥主業定方向,提質增效謀發展。這也表現在公司財報上。
太極集團2021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根據國藥集團2021年工作部署,太極集團有序推進太極“易”行動,優化組織機構,提高管理效率,推動“三項制度”改革,全面推進公司“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公司管理機構職能部門由原來的29個精簡為20個;公司管理費用率同比下降了0.67個百分點至5.17%;財務費用率則從去年同期的2.43%降至1.55%,減少了4000余萬元的財務費用。
報告期內,太極集團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4.43億元,同比增長11.97%;實現歸母凈利潤0.77億元,同比大增652.41%,創近十年同期最佳水平。
不止于此,10月22日,太極集團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業績再創新高。今年前三季度,太極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5.70億元,同比增長10.70%;實現歸母凈利潤2.48億元,同比暴增1425.54%。
在三季報中,太極集團將營收的增長歸結為產品的銷售增長,而將利潤的增長歸結為營收增長和毛利率提升帶來的利潤增加,以及公司持有太陽能股票市值上升增加的非經常性損益。
與公司三季報同時發布的第三季度主要經營數據公告顯示,分行業看,太極集團的收入主要來源于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前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1.09億元和55.3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66%和4.37%。
分產品來看,太極集團的收入主要來源于抗感染藥和消化系統藥品,前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收11.38億元和10.78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69%和49.66%。此外還有心腦血管藥品營收同比增長180.41%,補益類藥品營收同比增長90.16%,骨科藥品營收同比增長38.17%,以及呼吸系統藥品營收同比增長32.77%。
太極集團前三季度分行業經營數據(萬元)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央企賦能協同發展
可以看到,經過多年發展,太極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醫藥工業、醫藥商業、醫藥研發、藥材種植等完整醫藥產業鏈,集“工、商、科、貿”為一體的大型醫藥集團,是目前國內醫藥產業鏈最為完整的大型企業集團之一。太極集團本身已實力不俗,而今年取得的亮眼業績更是與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關——公司背靠實力雄厚的央企國藥集團。
據悉,國藥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直屬唯一一家以醫藥健康產業為主業的央企,旗下擁有1500余家子公司和7家上市公司,員工總人數20萬人。2020年,國藥集團全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利潤總額超過200億元,連續9年入圍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位列世界500強企業榜單第109位,在世界500強醫藥企業榜單中位列前5位。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國藥集團擁有先進科學的管理模式和強大的醫藥平臺,入主太極集團后,能在藥品生產、銷售,創新引領、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端人才引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有力地促進太極集團的醫藥主業轉型升級,為該公司的醫藥研發、醫藥營銷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同時,太極集團豐富的中成藥產品集群、現代化的醫藥大制造基地、先進的有序營銷管理經驗、強大的醫藥商業營銷網絡,也將為國藥集團做大做強中醫藥全產業鏈,提升國藥集團在中成藥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錦上添花。
放在更大的背景上看,國藥集團和太極集團這一央地合作持續加深的背后,是國企改革的加速,這不但能促進產業鏈的整合升級,優化國有資本布局,避免無序競爭,提升國際競爭力,同時還能盤活國企資源,發揮央地聯動效應,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
對于今年的總體經營目標,太極集團表示將通過產業布局、科研創新、營銷升級、資源控制、智能制造、商業管控、品牌塑造、數字化轉型、組織力、資本運作這十大舉措,和政治保證、組織領導、責任保障、監督考核這四項保障措施來達成,公司全年計劃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其中工業銷售收入增長18%、商業銷售增長10%。未來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