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醫藥類上市公司發布三季度財報,伴隨國內新冠疫情呈現緩和態勢,市場需求逐步回溫,部分企業呈現恢復性增長,其中廣藥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SH600332,HK0874)數據亮眼。
今年前三季度白云山主營業務收入533.66億元,同比增長14.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12億元,同比增長24.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2.88億元,同比增長33.0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57.8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388.87%。從相關營運能力指標表現來看,盈利能力的提升預示著公司在經營上回歸到了順暢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廣藥白云山也憑借各業務板塊的出色發展,助力母公司廣藥集團成功進入世界500強,營收排名468位,利潤排名390位,實現中醫藥在世界強企“0”的突破。
整體收入利潤保持高速增長的背后,是白云山在主營業務積極布局的基礎上,順應時代變化,緊抓機遇深化改革,以重大項目帶動全產業積極發展。白云山第三季度財報公布后,中金公司在研報中表示,考慮到公司疫后業績增長恢復良好,上調2021/2022年EPS預測3.5%/3.4%至人民幣2.12/2.41元,對應同比增長18.0%/13.9%。當前A股股價對應2021/2022年14.3倍/12.5倍市盈率。當前H股股價對應2021/2022年8.1倍/7.1倍市盈率。A股維持跑贏行業評級和37.80元目標價,對應17.9倍2021年市盈率和15.7倍2022年市盈率,較當前股價有25.1%的上行空間。H股維持跑贏行業評級和25.00港元目標價,對應10.2倍2021年市盈率和8.9倍2022年市盈率,較當前股價有25.0%的上行空間。
良性增長的背后:不只有王老吉、金戈
“四輪驅動”作用日益顯著
本次白云山三季度財報值得關注的是,白云山期內的扣非凈利潤,高于以往任何一年的全年對應指標。這代表公司的盈利能力在進一步提升。
而另一個極為亮眼的數據莫過于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同比增1388.87%至57.85億元,這是白云山歷年全年現金流表現新高。根本原因除財報中提到的疫情緩和,下屬企業銷售收入貨款增加外,也與其自身大南藥、大健康、大商業、大醫療4大業務板塊呈現高質量發展的態勢有關。
大南藥板塊是廣藥白云山的傳統優勢業務,廣藥白云山通過聚焦資源打造核心品種、加強渠道開發及維護、強化終端促銷及推廣、挖掘二線梯隊產品潛力等方式促進白云山金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風油精、頭孢克肟原料藥、復方板藍根、華佗再造丸、小柴胡顆粒、壯腰健腎丸等一批超億元銷售額產品雙位數增長。白云山天心的頭孢呋辛鈉在國家集采中標后,拓寬了銷售渠道,銷售勢頭喜人。
大健康板塊的領軍產品王老吉推出姓氏罐、盲盒罐、吉運罐等創意定制產品,吸引一眾年輕消費群體,一度登上微博熱搜,銷量持續走高。在深耕涼茶品類的同時,廣藥白云山堅持“單品多元化、品類多元化”戰略,多個新品異軍突起,其中以刺梨為主研發而成的天然高維C飲料刺檸吉,憑借著清爽酸甜、解膩開胃和高維C的產品特色,迅速聚攏一批90后、00后粉絲,成為繼王老吉涼茶后,廣藥白云山大健康板塊的又一個潛力品種。
大商業板塊針對疫情不利影響,采用批發與零售聯動發展的商業模式,板塊領軍企業廣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實現高基數上的雙位數增長。
新業務板塊大醫療板塊今年取得眾多突破,白云山醫院成功引進一五七醫生集團專家團隊,原南部戰區總醫院原157分院婦兒中心主任郭會平等一批專家入駐,同時禤國維國醫大師專家診室也落戶白云山醫院,極大地提升了廣藥白云山大醫療板塊綜合實力和影響力。廣藥白云山還與南方醫院聯手打造的首家月子會所——廣州白云山潤康月子會所,已經揭牌開業,以中醫藥為特色,聯動大醫療產科,形成一條專業服務鏈。
值得一提的是,廣藥白云山本次公布的三季度財報中,研發投入高達6.05億元,同比2020年三季度增長超過50%。研發投入的提高持續帶動廣藥科研實力、技術水平穩步提升。近期,廣藥白云山旗下廣藥研究總院獲得GLP全資質認證,藥物非臨床安全評價研究水平躋身全國一流;采芝林藥業旗下廣東漢潮中藥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國家頒發CMA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填補了廣藥白云山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產業空白。
穩健基本盤+長遠發展潛力
廣藥白云山獲多家機構持續看好
2021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大變革之年,機遇與危機共存,抓住機遇者,方能屹立浪潮之巔。廣藥白云山在機遇選擇與抓取上,堪稱穩準狠。
據悉,今年白云山控股子公司廣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國香港聯交所遞交了發行上市申請,并已收到中國證監會關于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核準批復。廣州醫藥作為白云山大商業分部主要資產和業績貢獻子公司,是華南地區醫藥流通龍頭企業,其分拆上市是集融資解渴、厘清業務與估值提升多重利好之舉。
值得關注的是,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廣藥白云山也加速布局海外市場。廣藥白云山母公司廣藥集團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在澳門設立了澳門國際總部,致力于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醫藥產業新增長極。
廣藥集團與鐘南山院士團隊及澳門科技大學共同推動板藍根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澳門產業化,目前已完成澳門版板藍根的外包裝設計和注冊工作。據悉,《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注冊法》將于2022年1月1日起實施,板藍根也有望成為立法后獲批的首批中成藥之一。而在今年三季度,廣藥牌靈芝孢子油國際版已率先在澳門上市,作為廣藥白云山海外業務擴局一環。
廣藥集團還與默克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計劃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在產品研發、業務模式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開展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廣藥白云山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為契機,結合時尚中藥特色打造多款全新產品,打造了大健康產業板塊的新增長點。最新消息顯示,廣藥白云山繼幫扶貴州刺梨產業發展后,又發力推動廣東荔枝產業發展,已開展荔枝飲料、食品的開發和商標設計工作。此外,由廣藥白云山母公司廣藥集團負責的廣州市建設中醫藥強市重點項目——嶺南中醫藥博物館正式動工,該館在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基礎上擴疆,計劃建設成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有望成為廣東乃至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的新地標。
就在不久前,廣藥集團成為全球首家以中醫藥為主業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被業界譽為是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正式施行、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之后,我國中醫藥發展又一個里程碑式的成果,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資本市場對于廣藥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白云山”的信心。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2021年9月末,共計17家機構合計持股白云山9.72億股,合計市值為289.45億元,占流通股的比例為69.16%。其中,基金持股比例較上期占比增0.01%。從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來看,期內新進了大成基金,華夏基金、中歐基金、博時基金則維持原持股比例不變,對公司前景依然看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